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景观 查看内容

【筑龙有约】王珏:为大地保留和创造动人风景

2014-4-10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898| 评论: 0

摘要: 摘要: 近期筑龙网独家专访大地风景集团副总裁王珏女士,就女建筑师的工作和生活问题进行了探讨。 大地风景集团副总裁王珏女士 筑龙网:您师从吴良镛,作为中国建筑界泰斗人物,除了专业之外,他对您最 ...

摘要:近期筑龙网独家专访大地风景集团副总裁王珏女士,就女建筑师的工作和生活问题进行了探讨。

大地风景集团副总裁王珏女士

  筑龙网:您师从吴良镛,作为中国建筑界泰斗人物,除了专业之外,他对您最重要影响的是什么?

   王珏:吴良镛先生是我的恩师。在外界看来,他是中国建筑和规划界的一面旗帜,是一位成绩卓著的名人;但在我们这些与他朝夕相处的学生来看,吴先生的成就,来源于他超出常人的努力、坚强的意志力和永远年轻的心态。他经常以“教书匠”自居,认为“得天下之英才而教之”是他最快乐的事情。吴先生的教学方式很有意思,有人非常形象地形容清华很多导师带学生的方式是“圈养”,而吴先生这边基本是“放养”。清华提倡“交给学生的是猎枪而不是干粮”,在吴先生这里恐怕是最典型的“猎枪式”。吴先生对学生论文的要求之严格在清华是有名的,但遇到各种需要研究的课题,没有人会直接给答案,而是通过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执行的方法和突破的途径。同时,吴先生很早就创造了一种“学术周”的机制,他会把各专业背景和工作背景的学生们定期聚集到一起,让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研究领域开展演讲和讨论。这不仅是对每个人学习状况的监督,也是每个人跳出自己固守的一小块领域、打开眼界和思想的机会。如今回想起来还是非常有意思的。

   您刚才问我、除了专业之外,吴先生对我最重要影响的是什么,我想我的答案应该在这三个方面。第一是他的为人。他的谦逊、平和、努力、意志力和心态,让我们知道什么样的人才能充实、快乐而且成就一生;第二是看事情的高度、广度和深度。在吴先生的“清华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和“城市与建筑研究所”中,我们的课题大到人居环境系统、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区域发展,小到一个单体建筑、文化艺术小品,各种尺度类型都有涉及,因此被培养出了一种由区域一直到落地细节的系统思维,我后来的很多工作也得益于此;第三是分析事情和做事情的方法。他经常提到的“问题导向”、“牵牛鼻子”、“一石三鸟”,等等,这些方法可用于解决大多数的复杂问题和难题,同时吴先生坚持“在真生活中做真学问”,提出问题是对现实的深刻思考,解决问题又必须立场清晰而方法得当,这样研究的学问才更有意义。

   筑龙网:为什么会将公司名称定为大地?(大地是否象征着自然)

   王珏:更正一下,我们现在公司的名称叫“大地风景”,因为还有叫做“大地”的建筑设计公司,两者之间没有啥关系。这个名称是公司的创始人、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中心的吴必虎教授定的。因为大地风景成立时的志向是成为中国最佳的旅游咨询机构,其使命是“为大地保留和创造动人风景”,因此就叫“大地风景”。

   筑龙网:将自己的使命定义为“为大地保留和创造动人风景”。请解释一下。另外很多时候人的痕迹经常会破坏自然,您会怎么样来把握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王珏: 这个使命可以看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保留”、一个是“创造”。

   保留,要留住动人风景。在我们的这个地球上,许多美丽的自然空间和文化遗产因为人的活动而遭到破坏,也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变迁中逐步消亡,为了自然环境的保护、为了子孙后代能够看到这些风景,我们就需要留住它们。比如在美丽的、脆弱的、自然资源富集的地方采取最佳的方式保护自然、保留自然的风景、将人的影响减少到最小,或者在自然环境已经被人为改变,为恢复自然系统和美丽景观而进行环境修复,或是保护好最美的文化景观,这就是“为大地保留动人风景”。

   在那些人口稠密的聚居区、很多已经建成但却缺乏美、缺乏特色、缺少休闲空间,这就需要通过创新的思想来“创造风景”,这种创造有的是自然景观上的创造,有的是活动体验上的创造,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成为新的景点,这样的就是“为大地创造动人风景”。

   人的行为可能会破坏自然,也可能成就自然;可能会破坏文化,也可能成就文化。这需要的是看如何来做。我们的工作目的,是成就自然、成就文化、成就旅游,同时成就人本身。

   筑龙网:我在与建筑师交流的时候,他们总是强调城市设计中解决社会问题,景观出身的规划师总是在协调城市与自然的关系。那么作为一名专业的城市规划师,您在规划时的入手点是什么?

   王珏: 其实我很难回答您的这个问题。因为我们公司的目标是“旅游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我又是大地风景的独立合伙人,所以,我的工作兼及了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和城市规划师的角色。我个人觉得建筑师谈城市设计中解决社会问题、以及景观师谈城市与自然的关系,都是设计们在某种类型的任务之下、体会到并且提出设计不仅仅是解决单体本身的事情。其实,城市设计中需要解决的何止是社会问题、而景观设计所涉及又何止是城市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各种规划设计入手的时候都需要考虑许多系统的因素,只是看规划设计筛选了什么做为攻克的重点。如果说规划要有入手点,那么我认为这个入手点就是“特斯拉汽车”背后的那种思维——“本源,元问题、通道、根技术”。先是对现有发展阶段的背景、原则有清晰的了解,然后是对整个规划区域中所具有的问题体系的分析,这就不只是一个问题、而是相互关联的一组问题;这些问题会因具体条件的不同而有其侧重和突出的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核心技术、并寻求实现理想的途径。这个入手点不仅对规划有用。

   筑龙网:有一种说法是“旅游,就是从你呆腻了的地方,去别人呆腻了的地方”。那么在您做风景区的规划的时候,您会如何考虑当地人对风景区的诉求?

   王珏:风景区和风景区是很不一样的。比如,长白山的风景区范围内,就没有原住民;在九寨沟的范围内,就有少数藏族的村落;如果在那些古镇里,那就全是住户。当地人、或者原住民的诉求在不同的风景区是不同的,因此规划时候的考虑也不同。但考虑的出发点是类似的:在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顾及当地人的文化与信仰、注意旅游带来的文化变迁、考虑为当地人提供致富的条件、在为旅游服务的同时也为当地人提供更好的休闲生活条件等等。

   筑龙网:近年来风景区的开发,或者说旅游地产,非常火爆。很多开发商和设计师都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如此多的设计力量涌入这一领域,您觉得这种状况会对风景区的规划设计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王珏:我认为旅游地产的火爆能够推动旅游地规划设计的升级,这一点很好。旅游本身是一种特殊的体验,当然需要很多好的设计者进入,才能让旅游的价值更大程度的发挥出来。同时,旅游地产的兴盛,可以更好地推动设计行业的进步。我认为这是一个大的台阶,是一次优胜劣汰的过程。

   需要提醒的是:这些年兴起的旅游项目很多,但成功的却只是少数,这是因为旅游地产的思维模式和建设方法跟传统的地产是截然不同的。在传统的房地产领域,房子建完后市场不好大不了降价出售、基本能卖出去;但在旅游地产领域,如果总体的思路不对,很可能会出现完全血本无归的情况。因此,很多习惯于普通房地产的开发者和设计师必须认真学习、如果思想上没有一个颠覆性的改变,旅游地产真的不好做。

   筑龙网:很多风景区都有自己的特点,名胜古迹也有自己的文脉。但是很多开发者却盲目推崇国外某些风格,甚至原封不动的将国外某一小镇搬过来。这与现有风格完全不同。你遇到过这种情况吗?你一般会如何处理?

   王珏: 我还真的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我的处理方式是:先劝。一般而言,光说这样做是多么傻,那是没有人理睬的,但如果能够给甲方一个更好的思路选择,他们是会认同的。但如果这样还劝不听,那就拜拜。

   筑龙网:男性设计师在到一定年龄后经常会选择创业,但是女设计师这样的比例非常低,这也就是很多设计公司、设计院都是女多于男的原因。您为什么会选择创业?您怎么看女设计师创业的问题?

   王珏:我当初毕业后选择创业有三个原因:一个是我希望能够自由一段时间——这是为了偷懒,当然结果是懒没偷到自己快累死;第二是我希望能够有一个经历,看看自己到底能做什么样的事情——这是为了体验,我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很多;第三是我在大学时参加过全国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用我的一个专利为基础,当时获得了金奖,因此很希望不只是停留在计划层面,而是真正的实践一把——这是为了满足当初曾经有过创业的冲动。

   我觉得女设计师创业其实有很多类型和层面,我当初的这种创业只是其中一种,现在的创业又是一种。在很多的设计院里,有许多非常有才华的女设计师,包括我的许多同学,尽管是在大院中,仍然肩负了几十个人的一个所或一个室的发展任务,财务相对独立、行政管理也相对独立,这样的类型如果算一种创业,那么女性设计师创业的比例会大大增加。

   我想,在设计行业,无论是谁在创业,最终是作品说话,跟性别无关;而女性的创业,都面临着家庭和事业之间的矛盾,跟在哪个行业领域无关。

   女性因为天生被赋予了很多家庭职能,比如:要生孩子、要照顾家里,要带孩子,等等,因此创业过程确实会比较累。以我个人的体验和感受,是否选择创业还是得问问自己的心。如果认为这样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那就去创业,创业是有付出的,再累也认了;而如果自我的实现途径并非创业,那么什么形式都是相宜的,就算在家里当家庭主妇也无妨。另外,创业如果有一种更中庸、更容易的方式,那就是选择在家庭状况相对稳定、家庭收入已经有些基础、个人经验和环境条件相对成熟的情况下创业,这样心态会很好,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无论如何,任何一个成功的创业者都是值得我尊重的。我有许多同学和校友在这些方面真的是做得很好,我也对她们当然也非常敬仰。

   筑龙网:您现在也会做一些管理的工作,请问在您看来这些管理是否会影响您对于设计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另外,你会如何处理工作和生活之间平衡,工作和生活,在您的精力和时间分配中各有什么样的比例?

   王珏:管理方面我做得不是很多,具体的事务性工作我都不太做,主要是在企业的发展战略方面。我倒是觉得做企业的发展战略类似于做城市发展战略,挺互补的,对规划设计的工作是一种促进。处理工作和生活之间平衡是一门很大的艺术。其中很重要的,是要兼顾工作的技术、并具有生活的智慧和技巧。我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好。多数的时间都扑在了工作上。多谢家里人的理解、支持和容忍。这方面亟需改正。

   筑龙网:经常会有女设计师抱怨,在到一定年龄之后,竞争力会下降,工作机会减少,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王珏:一定年龄后竞争力下降,工作机会减少,简单的说来,是因为个人的学习没有跟上时代、创意能力下降、而个人的收入在往高走的同时对企业的贡献却在减少。这样当然会有问题。我觉得这真没啥好抱怨的,时代是很残酷的,很多行业甚至完全被淘汰,更别说一个机构或是一个个人。但是,任何一个机构都不会亏待对自己的发展有重要价值的人,如果不想被淘汰,那就需要自己保持自己的价值。多数情况下,男设计师在这方面确实会比女设计师做得好一点。当然,这背后或许还是家庭和工作的关系问题,社会歧视也还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而且付出和回报,有时候也并不完全对等。但这就是社会、这就是现实生活。我想,如果你是牛人,就像扎哈?哈迪德那样,那是否是女设计师,都应该对这种小事完全无视。这就是实力证明,无需抱怨。

   筑龙网:关于成长的问题。青年设计师身上什么样的品质在你看来是最重要的,能够帮助他们取得成功?请您给他们一些忠告,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您认为应在哪些方面去努力?

   王珏:我认为不断学习、态度认真、富有耐心、并寻找一个良好的平台是许多有设计感的青年设计师取得成功的关键。学习是保持竞争力的必要条件,规划设计行业所涉及的知识是如此丰富,变化如此之快,注定了这个行业必须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行业;认真是必要的职业态度,不认真的人无法赋予重任;耐心是一步步让奇思妙想能够落地实现的前提,伟大是熬出来的、优秀是磨出来的;而良好的平台,给予了设计者很多难得的机会和一个起步的高度。比如在大地风景这里,所涉及的旅游建筑设计项目完全不同于普通的城市建筑和民用建筑,甲方对项目的成本控制相对宽松,但对创意和效果的要求很高,对文化内涵、生态技术的要求很高,有的要求一旦建成就能够成为吸引物,这是对创意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极大挑战,同时也是非常难得的、成就设计师的机会。“在这样的一个风口,猪都会飞上天”,这就是平台的意义。总的说来,随着中国建筑设计环境的改善,我们会有越来越多的好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关键在于每个人自己,只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机遇才会垂青。

       非常感谢!

 

 王珏女士简介:

    大地风景集团副总裁、合伙人建筑设计院院长规划院副院长

    清华大学博士,师从建筑规划界泰斗吴良镛院士,因为研究和工作机缘参与过不同尺度、各类型的研究和规划设计项目,内容涉及大区域及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生态文化旅游区、历史文化街区规划设计;城市及地区旅游发展规划与策划;城市设计、单体建筑设等,积累了丰富的策划与规划设计经验。

主持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的项目典例:

青岛崂山文化旅游度假区•崂山仙宫、玉清宫概念性规划设计,2013

四川遂宁观音故里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与概念性设计,2013

山东尼山文化旅游度假区旅游总体规划•尼山儒宫建筑概念方案设计,2012

世界南传佛教大会会址规划与建筑设计(云南),2011

西双版纳禅茶世界规划设计,2011

越南国家佛教学院整体规划设计,2007

淄川普照寺万佛殿项目建筑方案设计,2011

泰安道朗寺建筑方案设计,2013

临沂费县环丛柏庵地区总体规划及核心区概念规划,2011

安宁市龙山书院规划设计,2012

武当山西门户旅游集散中心总体策划规划,2013

湖北省丹江口市均县镇旅游空间发展总体规划•均县旅游小镇示范区整体建筑方案设计,2011

九寨沟风景区信息中心建筑方案设计,2011

湖北养心域精品禅修酒店规划与建筑设计,2011

山东齐河温泉旅游小镇项目总体策划规划,2013

港中旅鞍山汤岗温泉新城项目总体策划,2011

安宁市龙山书院规划设计,2011

聊城天沐温泉度假村VIP区规划与建筑设计,2007

云南玉龙雪山温泉度假区规划设计,2007

青岛市中山路商贸旅游区城市复兴规划设计,2002

北川县擂鼓镇援建中心商业街城市设计•建筑单体方案设计,2008

长白山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1

世界银行宁波城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

世界银行绍兴古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