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湖北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中国奇葩建筑 湖北宜昌客运站造型似棺材

2014-4-4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825| 评论: 0

摘要: 摘要 :“湖北宜昌客运站造型似棺材”!作为公共设施,崇尚安全的客运站设计建造得如此不合民俗心理,不大理解。奇葩成那样,网友就开始调侃说这是比喻“升官发财”的,有说这是为了“警示安全”的,还有挖苦说这是 ...

摘要:“湖北宜昌客运站造型似棺材”!作为公共设施,崇尚安全的客运站设计建造得如此不合民俗心理,不大理解。奇葩成那样,网友就开始调侃说这是比喻“升官发财”的,有说这是为了“警示安全”的,还有挖苦说这是寓意“一路向西,此为终点”的。

湖北宜昌客运站

 

湖北宜昌客运站

 

湖北宜昌客运站

 

    最近这些年,好像跟商量过一样,很多地方都创意爆棚,涌现了一批造型夸张的建筑。从北京的“大裤衩”到苏州的“秋裤楼”,从杭州的“比基尼”到抚顺的“大铁圈”,从“福禄寿酒店”到“方圆大厦”……要是仔细盘点一下,肯定是一个蔚为壮观的名单。打心眼里生发出一阵感慨,只有想不到,没有建不成。
    北京“大裤衩”建筑师奥雷·舍人的一段访谈,他评价“大裤衩”时说得挺直白,说这种结构在世界其他地方获准建造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当地的建筑规范不会允许建造这样的东西,而在咱们这里,很多地方都愿意尝试,也就为建筑设计行业创造了一方乐园。这也难怪有人痛心疾首,中国成了西方设计师的“试验场”。
    大概在30年前,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要在巴黎卢浮宫前设计建造一个玻璃金字塔,但很多人都站出来质疑和反对。于是贝聿铭就先在卢浮宫前建造了一个1:1比例的模型,邀请了6万巴黎人去参观投票,这样的良性沟通最终让贝聿铭的设计获得了民意上的通过。
    反过来说,当一个标志性建筑物的“外号”叫得比“学名”还响亮,这个绰号传达的就很可能是一种情绪:对“视觉被暴力”的反对和抗议。其实,给不入眼的建筑起绰号这个事情本身,就是一种公众参与。只不过参与是在事后,而非事前,否则也不会让客运站鼓捣成棺材的造型吧?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