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绿色建筑项目对接会在京举行
近日,由中国建筑节能减排产业联盟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主办的“2014年绿色建筑项目对接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旨在促进绿色建筑上下游产业的沟通了解和资源对接,推动施工项目与绿色设计、绿色建材的合作共赢,交流绿色建筑发展理念,拓展绿色建材应用实践。 会议由中国建筑节能减排产业联盟秘书长孙惠琴主持,中国节能协会副会长、中国金属结构协会会长姚兵,国家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乔润令,科技部高新司巡视员刘久贵,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分会副理事长、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吴德绳出席会议,并围绕绿色建筑政策导向、绿色项目设计、绿色建材等全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参加此次会议的还有行业组织、地产开发商、建设企业、建筑设计机构和绿色建材制造商等相关企业代表近百人。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于3月16日正式发布,城镇化建设与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机遇成为行业焦点备受关注,与会专家对此表达了各自的观点。 姚兵从绿色建筑概念、设计、施工、材料、技术五方面进行了详实的剖析,他指出每一个环节都应从节能环保考虑,形成法规和制度要求。他认为绿色建筑将引领产业升级,是需求更是市场,是差距更是潜力,是机遇更是挑战,绿色建筑将商机无限。
中国节能协会副会长、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 姚兵 乔润令在题为“如何从灰色城市转变为绿色城市”的发言中提出,目前这种新城、新区“摊大饼”的城市扩张模式是一种高能耗、广占地、低效率、粗放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后果是占用大量农田,产生大量空城、“鬼城”和“睡城”。若要利于节能、降耗、解决污染必须转变为“密而不挤集约式”的模式。 刘久贵在发言中说,太阳能跨季节储热将在今明两年被安排在能源领域的支撑计划中。他提出,下一步建筑绿色化研究开发和创新的重点:在建筑围护结构方面,应是研究开发隔热保温与建筑结构寿命、承重一体化的产品;在照明器具方面,应是研究开发更高发光效率、寿命及带保健功能的产品;在装修材料方面,应是研究开发降低水性木器涂料成本和提高涂装效率、低甲醛的技术。 中国建筑设计咨询公司绿色建筑设计院咨询所所长曾巍和当代节能置业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音结合项目案例,分别介绍了绿色建筑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理念,用翔实的数据说话,解析了绿色设计与节能减排的正比例关系。 与会专家和企业家群体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建筑节能方面的政策要求进行交流讨论。吴德绳表示,绿色建筑工程的本质就是把恰当的技术用在恰当的部位,并且把它们恰当地综合好。支持通过产业联盟的方法,把绿色建筑各个环节的技术和产品对接起来。钱不是一家赚才好,而是把建筑做得最好才好。国内一些绿色建材品牌的供应商代表们则希望尽快完善激励政策,在市场准入、创新奖励、企业扶持等方面给创新型、科技型建材企业以支持。 参会者还得到一本姚兵近日出版的新书——《广厦万象》。姚兵说,“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应包含三个元素,一是减轻建筑给环境带来的负荷;二是提供安全、健康、舒适型的生活空间;三是与自然环境融合,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