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1小时生活垃圾变“绿色煤炭”
摘要:垃圾经过粉碎、分选、烘干等工序处理后变废为宝,整个过程只需约1个小时,其间金属、塑料等可回收材料被重新利用,不可燃的沙石、玻璃等成为建筑材料,可燃材料被制成替代燃料,即“绿色煤炭”。这是德国柏林采用的第三代居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也被称为“绿色煤炭”技术。目前,柏林市拥有两座这样的生活垃圾处理工厂,处理着当地近一半的生活垃圾。
不排放任何有害废气,被允许建在市内
记者近日走访了位于柏林北部市区、距离市中心不到半小时车程的欧绿保生活垃圾处理厂。这座厂房唯一通向外界的是一个大烟囱,冉冉冒着白色水蒸气,但车间外的空气中却没有异味。对此,技术工程师米歇尔·布勒歇尔介绍说,整个厂房为封闭式构造,通过抽压空气,能形成比外部更低的气压,使得空气只进不出,因此垃圾厂的异味不会溢出,影响周边居住环境。同时,垃圾处理厂不向周围排放任何未经处理的有害废气。因此,这样的垃圾处理厂被允许建在市区,而没有市民抗议。
“绿色煤炭”减少70%二氧化碳排放
之后,垃圾将经历多道分选关口。整个垃圾厂里轰鸣作响的机器,多数用于完成这些分选工序。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专门的识别装置,在识别一定的物质成分后实现分离。例如,一种光学分选机可以识别出玻璃,并通过机械装置将其分离;更高级的红外线摄像头可以根据反射光波不同识别塑料的成分,将含氯的塑料区分出来。最终剩余的垃圾将被制作成燃料,即“绿色煤炭”,供发电厂或水泥厂使用。根据客户对“绿色煤炭”质量要求的不同,“绿色煤炭”可以是比较松散的絮状物,也可以进一步压缩成棒状。据了解,“绿色煤炭”的燃烧值与褐煤相当,在发电厂或者水泥厂使用时硫化物排放量低,不产生二公式英等二次污染。此外,与燃烧煤炭相比,“绿色煤炭”能减少7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绿色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