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年前,北京首次发布供暖气象指数,通过简明扼要的通俗信息,原则性指导全市冬季供暖。气象专家丁德平曾表示,以最少的燃料,产生最大的热量,这是供暖气象指数指导供暖单位和分户供暖市民的目的。
供暖单位享受“私人订制” 气象指导科学供暖
从2003年起,气象部门依托《北京城市供暖节能监测管理系统研究》等气象预报在供热节能方面的高科技成果,开展针对性和人性化的供暖气象服务,建立百余个监测点组成的覆盖城近郊的冬季供暖监测网,获取供暖及其相关的气象数据,研究气象与供暖节能之间的关系,为管理部门提供供暖监测服务平台,根据气象条件的变化指导科学供暖。
近年来,北京市气象局与市科委共同开展针对供暖的科学研究,其成果直接用来服务供热单位和社会公众。北京市专业气象台不仅可以为供暖单位“私人订制”诸如温度、湿度、风力等气象要素预报,还会做一些供暖参数的预测,比如出回水温度、单位面积供热量等信息。供暖单位可以根据采暖期气候趋势预测、长期预报和供热面积供热量,提前做出购买、运输和储存燃煤计划。
这些节能气象预报系统服务和节能供暖气象服务产生的效益不容忽视。按北京地区的供暖总投入粗略估算,根据天气变化情况,科学供暖节能至少在3%至5%左右,对集中供暖单位来说,相当于一冬天少烧了近9万吨煤,少向天空排放二氧化硫430吨,减少粉尘4475吨。作为示范,供暖气象节能技术已融入市政府供暖改造,直接参与到市发改委的延庆供热改造专项。
同时,北京市专业气象台的“冬季供热气象服务与节能评估系统推广应用”等成果已经在部分华北区域省市进行推广,将使北方更多省市在节约能源和科学供暖中受益。
正式供暖期间,气象部门会滚动跟踪监测天气情况,通过多种数值预报模式的应用,每天向供暖部门提供当天、未来3天以及一周内的滚动预报,也会通过有关媒体向社会、公众发布分区供暖气象指数预报,指导全市居民冬季采暖和供暖供热。
综合气温、日照、风力和空气湿度等气象因素,气象部门会计算出需要供暖的量级。而面向公众发布的供暖气象指数信息更为通俗易懂,划分为五级,每一级都有具体天气和对应的供暖量提示,例如——“3月13日,城区一级,天气不太冷,室内的温度略低,应少量供暖。”
供暖气象指数分五级:
一级天气不太冷室内的温度略低少量供暖
二级天气比较冷室内温度较低适当加大供暖量
三级天气很冷室内降温幅度很大最好全天供暖
四级天气寒冷室内热量向外扩散迅速需加大供暖量
五级天气很寒冷室温散热非常快需全力供暖才能保证室内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