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通过审查
摘要:近日,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共同主编的国家标准《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审查会在北京召开,《标准》通过了审查。
《标准》体现“绿色”评价共性要求
《标准》全文共分十章和一个附录,其核心内容是场地优化与土地合理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空气质量、运行管理和创新。《标准》符合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基本要求;统筹考虑医院建筑能耗、安全性能要求高、医疗流程复杂、室内外环境要求严格、各功能房间用能用水要求差别较大等突出特点;明确《标准》对医院建筑的针对性,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并开展项目试评,增强《标准》的先进性和可操作性;开展相关科研课题研究,进一步增强《标准》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与会专家认为,目前,我国绿色医院建筑发展正处于初始阶段,还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宣传的力度还远远不够,设计师对创新技术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在标准、规范方面还不够完善,政府各部门的支持力度不足。此外,在完成基本建设之后,日常的运行管理问题重重。绿色医院建筑建设还有赖于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素质的提高,需要政府、企业积极地参与其中,探求解决之道。
医院建筑的“绿色”实践
近年来,我国医院“变绿”取得进展,一些项目实践颇具典型意义。例如,深圳市滨海医院合理的选址、绿色的外围环境、绿色的建设,都为这所绿色医院打下坚实的基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划设计理念、采用紧凑合理的功能布局,为这座绿色医院赋予了新的内涵。以安全性为设计出发点,以建设绿色环境为基点,建立绿色安全保障,实现医院绿色运行管理,为患者提供绿色医疗服务。滨海医院不仅追求生态环保的绿色建筑,而且渗透和散播健康的信息,提供绿色的医疗服务,承载起建设绿色节能、低碳环保的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