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路桥 查看内容

警钟长鸣:晋济高速燃爆大火73小时 31人遇难

2014-3-13 23:53|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77| 评论: 0

摘要: 摘要: 国务院晋济高速公路山西晋城段岩后隧道“3·1”特别重大道路交通危化品燃爆事故调查组全体会议上了解到,经现场清理、走访排查和采取DNA鉴定等技术手段核查,事故共造成31人死亡、9人失踪。 晋济高速燃爆 ...

摘要:国务院晋济高速公路山西晋城段岩后隧道“3·1”特别重大道路交通危化品燃爆事故调查组全体会议上了解到,经现场清理、走访排查和采取DNA鉴定等技术手段核查,事故共造成31人死亡、9人失踪。


晋济高速燃爆现场

    根据山西省发布的消息,13日上午,国务院晋济高速公路山西晋城段岩后隧道特别重大道路交通危化品燃爆事故调查组在山西晋城召开全体会议。这起发生在3月1日的特别重大事故造成了31人死亡、9人失踪、42辆汽车、1500多吨煤炭延烧,并引发液态天然气车辆爆炸的惨重后果。
    联系报道公布的现场火光冲天,黑烟弥漫的图片,事故的惨烈跃然纸上。一起普通的交通碰撞事故,为何造成如此惨重损失?除了肇事司机本人违规违法操作罪不可恕之外,还有必要分析一下相关的单位和部门的责任。
    首先,司机的错误该如何避免?根据事故调查组提供的信息,“两辆罐车在隧道内追尾,导致前车甲醇泄露,在司机处置过程中甲醇起火燃烧,隧道内车辆及煤炭等货物被引燃引爆”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而“事故暴露出肇事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内部管理混乱”是对事故发生原因的深层探究。还值得注意的是,肇事司机本人的几句话或许更方便摸清责任和懈怠在哪儿,“挂靠的运输公司只收钱不管理,教育考试交钱签名就行,平时的安全检查全靠自己。”如果司机说的属实,那么追尾后造成危险物泄漏,作为运送危险品的司机本人只知道开车不知道安全正确的处置措施,实际上是运输公司和驾校置交通安全于巨大危险中,是给危险品运输司机身后埋下了一个“雷”。
    其次,隧道内为何会同一时间停留大量的车辆及煤炭等货物?“隧道北口往南5公里处设置的煤焦管理站通行缓慢,导致隧道内排队等候的30多辆运煤车上的煤炭全部燃烧,更加重了事故后果。”大量易燃物聚集在一起,一旦起燃会有怎样的后果,安监部门应该很清楚。而“严禁在隧道内停车”基本行车常识,却因不远处的管理站而改变。如果30多辆车在隧道排队的情景并非偶尔,那么,要“搬家”的不仅是管理站,还应有交通管理部门的某些监管人员。因为是他们共同的错误为事故埋下了又一个“雷”。
    最后,大火为何烧了73小时才被扑灭?据报道,隧道烟雾报警器失灵加隧道中间的应急逃生通道关闭,让一些人来不及逃离火场,而全长800米的岩石隧道居然没有排风设施,导致救援人员带着防毒面具、氧气罐呆不了20分钟。而赶来的消防水龙头不出水,再次延误了灭火时间,高温加蹿动的火苗,终于在事故发生100分钟后“成功”点爆了隧道里的一辆液态天然气大型车辆。如果有一个环节争气,或许就有数条生命继续,而数个生命通道因何被死死锁住,背后的人为原因必须查清。
    悲剧已经发生,如此惨烈令人唏嘘,在事故发生后的13天里,我们不仅须要认真负责事故的调查,更须全面清理所有面向生命的“雷区”。
    该事故国务院惊动,成立了由安全监管总局牵头,监察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全国总工会、山西省政府负责人及有关部门人员和专家组成的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并邀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派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事故调查。
    调查组全体会议指出,经初步分析,这起事故暴露出肇事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内部管理混乱,挂而不管、以包代管;肇事的危化品运输车辆驾驶员、押运员安全意识薄弱,不按操作规程操作;距隧道出口3.8公里处设置的煤检站不利于车辆快速通过隧道;有关地方政府及其相关主管部门监督管理不力;隧道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存在薄弱环节等。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