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污染防治 紧密联动打造环保“一盘棋”
摘要:“广东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生态底线必须坚决守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在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
监测显示,亚运会后广州有将近四成治理过的河流水质变差,2013年年底珠三角出现多次空气重污染,广州、佛山等地首次启动空气污染应急。有分析指出,亚运会、大运会后区域协调联防联控有所松懈是产生污染的重要原因。 面对群众日益提高的环境要求,广东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实施更紧密的环保联防联控。 今年1月12日出台的《广东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明确提出,“完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治机制和跨行政区河流交接断面及入海河流水质保护管理机制,统筹推进区城流域、近海海域海岛环境综合整治。” 1月16日,朱小丹在广东省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又强调:“强化跨行政区域河流污染联合治理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推进珠三角地区优化发展,推进环境保护等‘五个一体化’规划实施,编制实施生态安全等新的‘五个一体化’规划。” 有环保专家分析指出,这次的联防联控已经不同于以往。以前的联防联控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也就是为了亚运会、大运会的举办地广州、深圳,而现在的联防联控,是着眼区域整体改善而进行的全方位协调行动,周围地区也不是被动地执行上级行政命令的,而是自觉一致的“自我救赎”。
新年刚过,广东省政府便紧锣密鼓密集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建立更紧密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1月8日,朱小丹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珠江三角洲区域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随后,广东省政府又决定提升珠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规格,由省长担任联席会议第一召集人,分管副省长担任第二召集人,同时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还增加了省委宣传部、教育厅等12个厅局单位,并均由“一把手”担任成员,加强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组织协调。 2月7日印发的《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4~2017年)》明确提出,“进一步健全全省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和粤港澳区域合作机制,定期召开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各地之间要建立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协商合作机制。珠三角地区各市要针对细颗粒物和臭氧等突出问题,加强协调联动。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按各自职责全力支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广东省环保厅大气处负责人指出,新时期广东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在广度、深度等方面都大大加强,范围更广、标准更严、措施更细、参与单位更多。 春节刚过,一大批措施就已经得到分解落实。“广佛肇”、“深莞惠”等经济圈已经把大气污染联防列入重要议题;《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列入广东省的立法规划;环保、气象等部门密切合作,广东将在今年完成省、珠三角区域、广州市大气重污染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全省已有2/3的城市划定了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粤Ⅴ车用汽油标准已获省政府批准并将于今年10月实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