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有网友通过网络论坛发帖称,号称投资4亿多元修建的地质公园,登山台阶不仅极不规则,而且满是裸露的黄土,该网友称爬一次都“伤膝伤肺”,为此网友质疑:“一条登山路都如此糟糕,4个亿花哪去了?”18日,深圳城管局通过媒体回应了网民的质疑。
深圳国家地质公园山路
投资1100万元,目前建了35项工程 深圳国家地质公园自去年12月26日开园以来,吸引了大量游客,仅春节假期迎客10万余人次。市城管局表示,地质公园建设拟分3期共投资15亿元。市城管局完成第一期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后,在2009年12月1日将项目移交市建筑工务署组织施工。目前,已完成建设投资约4亿元,其中市发改委批复的主峰地质遗迹科考路线概算投资约1100万元。目前已建成了房屋建筑、园林景观、市政配套、环境美化和博物馆展陈五大类35项建设工程。 媒体反映园区外配套设施问题突出,市城管局称,由于地质公园所在的南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较慢,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地质公园外的公共交通、市政道路、交通导引、停车场等相关配套严重滞后,激增的游客量使公园外的市政道路交通和停车压力突显,给游客入园带来不便,相关部门也正在逐渐解决。 交警部门将调剂警力,加强周末和节假日期间地质公园外围的市政道路交通疏导工作;交通运输部门将增加到地质公园区间的接送班次,鼓励更多的游客乘坐接驳车辆来地质公园,并提请市交通运输委协调解决M423班次少的问题;南澳办事处将负责地质公园景区道路巡逻疏导、乱摆卖治理、地质公园外停车场管理等工作。 坚持“原生态”设计理念 “登山道不规则,台阶的平面没有铺砌石材,都是裸露的黄土。”面对网友的质疑,城管局回应称,此举是为了坚持“原生态”设计理念。“大鹏半岛是深圳最后的生态圣地,环境生态和景观敏感度极高。与市政公园不同,地质公园更强调保持现场环境,更注重展示原生态自然景观。”在经过多方论证后,登山科考路线参考了香港郊野公园的做法,在选线上基本遵循历史形成的登山路线,在较陡路段都增设了坡度较缓的便道;在选材上,就地取材,台阶踏面保持原有砂土路面,台阶踢面较多地运用现状块石砌筑,以三合土填缝;或用碎石和防腐原木铺设,碎石间嵌入草籽,人工痕迹较少。 按照公园规划,地质公园主峰科考路线的环境容量为504人/日,管理处已经在登山入口处规划设计了卫生间,设蹲位21个,远多于国家设计标准要求的8个。目前市建筑工务署正在抓紧建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