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龙:环境建设进入了啃“硬骨头”阶段
摘要: 摘要: 近日,首都生态文明和城乡建设动员大会召开,部署交通环境治理、拆除违法建设、大气污染治理、园林绿化和污水治理、环境整治和垃圾处理等工作。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动员会提前了一个多月。“开在全国两会 ...
摘要:近日,首都生态文明和城乡建设动员大会召开,部署交通环境治理、拆除违法建设、大气污染治理、园林绿化和污水治理、环境整治和垃圾处理等工作。
根据规划,今年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工作重点为:做好一个保障,强化两项治理,开展三大工程。其中,“一个保障”,即做好APEC会议相关区域环境保障。 郭金龙要求将做好APEC会议环境保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好会场周边、会议驻地、进京第一印象区域的环境整治工作,充分展示首都北京整洁亮丽的形象。 “借鉴奥运空气质量保障经验,从京津冀周边地区、全市和怀柔区3个层面入手,努力保障APEC会议期间的环境质量。”北京市副市长张工要求,扎实做好清洁城市、执法监管、应急联动等工作。 副市长林克庆要求,加快重点功能区的绿化建设,建成市级健康绿道200公里。 联系到自己分管领域,副市长张延昆则要求,以“三无”为目标,加强相关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整治规范各类设施,即无破损、无缺失、无脏旧。 对于外界关注的APEC会议期间的具体保障措施,会议当天印发的《2014年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工作方案》指出,将倡导绿色出行并限制机动车行驶,严控外埠机动车进京。
他解释说,实现北京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的目标,越向纵深发展,工作越复杂,越需要有敢于碰硬、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的精神。 据悉,北京市委已经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设立了12个专项小组,其中就包括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大气污染等城市病治理体制改革专项小组。 2月14日召开的动员大会要求,这两个专项小组要抓紧提出治理“城市病”、推动生态环境体制改革的措施,依靠改革、深化改革,破解首都环境建设难题。 会议提出,治理“城市病”,解决首都环境建设难题,出路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要靠深化改革。会议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区域生态环境合作机制等方面做出了明确部署。 对于啃“硬骨头”,北京市市长王安顺特别强调要“讲认真”。他强调,全市上下要立即行动起来,抓好任务分解,加快推进落实,坚持“讲认真”,努力破解难题,严格组织纪律,确保完成任务。
张工要求,以PM2.5年均浓度达到85微克/立方米为“总标尺”,以各项减排工程和措施为杠杆、动力,使空气质量天平向“好”的方向转变。 为此,会议要求抓好3项重点工作:以严格的执行力确保实现工程减排,以严格的“组合拳”确保实现政策减排,以严格的执法监督确保实现监管减排。 动员大会召开当日印发的《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解2014年工作措施》,将空气质量目标任务、压减燃煤任务等细化为84项措施,并分别明确了牵头部门和责任人。 张工表示,今年四大燃气热电中心年内要建成投用,实现全市无生产用燃煤锅炉,更新20万辆老旧机动车、基本淘汰黄标车,退出高污染企业300家,新增重型柴油车全面实施第五阶段标准。 与往年相比,今年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于,法律保障更坚实,《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将于3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们依法抓环境建设的新起点。”郭金龙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