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路桥 查看内容

北京研发“道路抑尘剂” “吸尘”道路10天无扬尘

2014-2-16 23:52|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700| 评论: 0

摘要: 摘要 :“吸尘”道路--科研人员在道路试验中,往洒水车里加了一种有机盐,正是这种道路抑尘剂在路面形成一层只有十几微米厚,相当于人头发直径十分之一的薄膜,发挥了固定飞尘的作用。 北京市道路图 最近, ...

摘要:“吸尘”道路--科研人员在道路试验中,往洒水车里加了一种有机盐,正是这种道路抑尘剂在路面形成一层只有十几微米厚,相当于人头发直径十分之一的薄膜,发挥了固定飞尘的作用。

北京市道路图
北京市道路图

    最近,一些经常走杜家坎环岛西侧大灰厂东路的市民发现,这里的马路有点儿不一般—洒水不容易干不说,还能让道路保持湿润状态,飞尘比别的地儿少了许多。
    “吸尘”道路在洒水车开过后,1小时、两小时、3小时……6个小时后,地面上依然是潮湿的。汽车疾驰而过,不见尘土漫天。
    原来这里的马路“穿”了一层抑尘剂,道路表面就像涂了一层薄薄的“胶水”,能把灰尘固定在路面上。
    据了解,科研人员在这段道路的试验中,往洒水车里加了一种有机盐,正是这种道路抑尘剂在路面形成一层只有十几微米厚,相当于人头发直径十分之一的薄膜,发挥了固定飞尘的作用。同时,汽车尾气中的PM10、PM2.5也会被这层薄膜吸收,并固定在膜和路面之间的缝隙中。
    这层薄膜还有很强的吸水性,甚至可以将空气中的水分子“抓”到自己身边。这也是使用了抑尘剂的路面总是湿漉漉的原因所在。但由于膜很薄,因此湿润的地面并不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麻烦—走过以后,鞋底不会很湿。更神奇的是,这层略微湿润的有机盐虽能保持湿润,但即使在零下十多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下,也不会凝结成“地穿甲”。
    经测试显示,使用抑尘剂后,道路上的积尘量减少了33%。监测到的PM10、PM2.5则分别减少了13%和11%;路面上汽车尾气的成分之一氮氧化物含量也下降了15%。
    大气污染日益成为我国必须直面的环境问题,其中二次颗粒物对雾霾的影响程度达50%以上,道路交通污染更是二次颗粒物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共同研发出这种应对道路上二次颗粒物污染的道路抑尘剂,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去年以来,在北京市环保局、市市政市容委、市建委、市科委等单位的协调下,课题组经过大量实验室试验、园博园周边多条实际城市道路的应用实验以及40万平方米区域性应用实验后,取得了良好的降PM10、降PM2.5、降氮氧化物的效果。
    “降尘的同时,还能为北京这个缺水城市节约大量水资源。100万平方米的道路,一年可以省水4万吨。”原来,使用道路抑尘剂后,10到15天内城市保洁时可以免除冲刷路面程序,仅需喷雾湿润路面,可以节约环卫用水。
    据了解,道路抑尘剂会携带PM10、PM2.5、氮氧化物和总碳通过环卫车辆的清扫和冲刷进入下水道,抑尘剂会在自然界中逐渐降解。由于没有氯等卤素离子,抑尘剂不会对环境产生毒害污染。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