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路桥 查看内容

穿越历史烟尘 看木拱廊桥遗韵

2014-2-12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735| 评论: 0

摘要: 摘要: 木拱廊桥被誉为我国古代木构桥梁的活化石,每座桥都堪称传奇。1月27日福建开展木拱廊桥展,让我们来阅读这些重要文献记录,了解木拱廊桥背后的故事…… 福建周宁木拱廊桥 福建政和·花桥 福建千 ...

摘要:木拱廊桥被誉为我国古代木构桥梁的活化石,每座桥都堪称传奇。1月27日福建开展木拱廊桥展,让我们来阅读这些重要文献记录,了解木拱廊桥背后的故事……

福建周宁木拱廊桥
福建周宁木拱廊桥

福建政和·花桥
福建政和·花桥

福建千乘桥屋
福建千乘桥屋

福建万安桥
福建万安桥

    1月27日,福建开展“木拱廊桥展”,并吸引了不少新老福州人前来寻梦。
    ◆廊桥背后的故事
    “木拱廊桥也叫贯木拱风雨桥、虹桥,早在北宋绍圣二年(1095年)王辟之所撰写的《渑水燕谈录》中就有记载。在北宋张择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图》中,也画有一座斜跨在河两岸的美丽虹桥,这是目前木拱廊桥可追溯的最早的有文图可考的历史。”苏旭东向观众介绍,从中原流传而来的木拱廊桥,在苍苍闽山、泱泱闽水间扎根成长,并在中原虹桥湮灭后,承担起传承的重任。
    苏旭东热爱木拱廊桥,对于其历史渊源以及建造技艺研究颇深,其著作《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一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历史沿革和技艺特点。
    从展出的历史档案中,人们可以依稀找到福建木拱廊桥走过的足迹。翻开志书族谱,可以看到历年建桥的记载;检索档案资料,可以查阅描述廊桥的历年记录。这些都是木拱廊桥悠远“身世”的佐证,为它的美丽及巧思作注释。
    “值得一提的是,在以记载官方活动为主的民国时期档案中,首次查到数卷有关木拱廊桥的详细描述,可以与现存木拱廊桥的细节一一印证,为一直以民间存在为特征的木拱廊桥寻找到官方叙述。”苏旭东说。
    另外,展出的近30份泛黄的造桥桥约,是从清嘉庆年间到民国时期建造的木拱廊桥的“出生证明”,墨色字迹写明了建桥缘由、设计要求、施工要求、工程造价以及违约规定。这些200年前的造桥合同历经朝代
    更迭而保留至今,实属难得,为人们研究木拱廊桥在建造过程中涉及的经济、建筑、习俗等提供了确凿证据。
    福建省档案馆还保存有全省木拱廊桥的桥碑拓片,透过古朴、凹凸的黑白印迹,可以感受到每座桥碑所镌刻下的廊桥历史。
    ◆福建是木拱廊桥的博物馆
    木拱廊桥是我国传统木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种,这种桥运用“编木”等核心技术,以榫卯结构连接构筑成拱架,上覆廊屋以遮蔽风雨并增加桥体稳定性,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福建土生土长的造桥工匠们有着无穷的智慧和因地制宜的灵活性,他们往往根据地形、地貌、材料而设计建造木拱廊桥,留下了一座座独具风韵的古桥。”龚迪发告诉大家,据调查统计,目前全国仅有110多座木拱廊桥,其中福建境内80多座,囊括了多个木拱廊桥之最。始建于明代的寿宁鸾峰桥,长47.6米,拱跨37.2米,是全国已知单拱跨径最大的木拱桥;始建于北宋的屏南万安桥,长98.2米,5墩6孔,是现存全国最长的古代木拱桥……
    福建可以说是木拱廊桥的博物馆,就桥拱而言,既有单拱,一墩两孔,也有多拱,各具风情;就廊屋顶而言,既有未加太多装饰的朴素顶脊,也有饰以灰塑的廊屋顶,还有升起数个阁楼式攒尖顶的廊屋顶;就廊桥风雨板而言,有全密封式的,有开窗式的,也有栅栏式的……细看一座座桥,各有特色,别具韵味。
    ◆廊桥是乡村文化的集散地
    与村民日常生活紧密联结在一起的木拱廊桥,在烟火缭绕中已成为乡村文化的集散地。
    “每一座木拱廊桥,也是一座庙宇,供奉着神灵,接受村民的虔诚祭拜;每一座木拱廊桥,也是乡村文化中心,村民在此乘凉、聊天、歇息,悠闲自在。”龚迪发说,作为村落的公共建筑,木拱廊桥还是举办民俗活动的场所,承载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每年正月十六,木拱廊桥上都要举办禳关活动。禳关又叫过关,是陈靖姑祭祀中的重要法事。这天,廊桥桥头要结上由红、黄、绿各色彩纸围成的彩门,家家户户把幼儿抱来从彩门下走过,以祈愿孩子平安长大。”龚迪发说,在木拱廊桥的各种习俗中,端午走桥是一种盛大且很有特色的习俗。端午走桥习俗源自古代“走百病”旧俗,在每年农历端午,村里的老年妇女要盛装列队从桥上走过,其间要举行祭祀、走桥、抛粽三个仪式。
    “廊桥是一种乡愁。”在屏南木拱桥旁
    长大的苏旭东说,廊桥汇聚了他儿时的记忆,所以对廊桥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廊桥工匠是最忠诚的守护者
    全木结构的木拱廊桥极易因遭受火患、水灾而毁,如何保护成了一个现实课题。位于屏南县的百祥桥、位于武夷山市的余庆桥先后被大火烧毁,尽管后来重修,但少了历史的风貌。
    随着木拱廊桥实用功能日渐消失,其营造技艺一度濒临失传。2009年,木拱廊桥营造技艺以其创造性、高水平及濒危性,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闽浙两省七县联合申报的闽浙木拱廊桥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廊桥建造工艺若无工匠们代代相传,也许这建筑艺术奇葩真会成为不可复制的标本。廊桥工匠是廊桥文化最忠诚的守护者。木拱廊桥的传统营造技艺主要是以口传身授的方式,通过师徒相传在家族内传承,从而形成了以造桥世家为主体的工匠群体。近年来,福建省每年修造一两座新木拱廊桥,师傅们就利用修造桥的机会培训工匠,从而使得造桥技艺得以传承。
    廊桥见证了古老智慧的传奇,保护和传承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