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建筑

2014-2-15 12:21|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313| 评论: 0

摘要: 春秋时代末期,中国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转变,到公元前475年进入战国时代,中国封建制度逐步确立,因而从春秋到战国是古代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动的时期。 春秋时代一百四十余个诸侯国互相兼并的结果,到战国时代只 ...

春秋时代末期,中国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转变,到公元前475年进入战国时代,中国封建制度逐步确立,因而从春秋到战国是古代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动的时期。

春秋时代一百四十余个诸侯国互相兼并的结果,到战国时代只剩下秦、楚、齐、燕、韩、赵、魏七个大国。由于铁工具的开始普遍,商业与城市经济都逐步繁荣起来。这时期,士阶层的知识分子在学术上的百家争鸣,引起了文化上的空前活跃和发展。

中国大致在战国时代进入封建社会。铁器的广泛使用大大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新兴的地主经济逐渐取代了领主经济。这种新的生产方式促进了当时的工农业、商业和文化的发展,从而使战国时代的城市规模比以前扩大,高台建筑更为发达,并出现了砖和彩画。在中国最早的一部工程技术专著《考工记》中,还反映出春秋战国之际的许多建筑制度,如王城规划思想以及版筑、道路、门墙和主要宫室内部的标准尺度,记录了一些工程测量的技术。战国时期留下许多城市遗址,现今还可以在地面上看到的城墙遗迹,反映了当时城市建设的发达。许多城内留下了巨大的夯土台,证实了文献中“高台榭,美宫室”的记载,足见在“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时代,建筑也未曾落后。现存一些战国时代的铜器上,保存着线刻的建筑形象,乃是现知最古老的建筑立面图(也许是断面图),从中也大致可以看出画的是台榭建筑,有踏步或坡道、屋顶、柱、梁。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下一篇:考工记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