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栱的出现
摘要: 作为斗栱原始形态的栌栾,最晚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了,西周初年的“令殷”,四足做成方形短柱,柱上置栌斗,两柱之间栌斗口内施横枋,枋上置二方块,类似散斗,和栌斗一起承载上部板形的座子。这些构件的形状和组合方 ...
作为斗栱原始形态的栌栾,最晚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了,西周初年的“令殷”,四足做成方形短柱,柱上置栌斗,两柱之间栌斗口内施横枋,枋上置二方块,类似散斗,和栌斗一起承载上部板形的座子。这些构件的形状和组合方法与后代檐柱上的结构大体相同。斗栱是用方形木块和前后左右挑出的臂形横木互相结合而组成的一种结构,它可传递荷载,将建筑物上部的重量平均分配在这承托的构架上,以分散横梁和立柱衔接的地方横梁所受的集中剪力,使梁木不易折损。斗栱发明后逐步成为大型建筑物所不可缺少的构件。 安阳妇好王后墓中出土“偶方彝”的年代早于“令殷”.它的盖顶下的栌斗似的结构,也是仿木斗栱结构的形象。此外在山东临淄郎家庄一号东周墓(时代可能为春秋战国之交)出土的一件漆器图案.也看到斗栱的形象。 |
上一篇:夏商周时代建筑技术及材料下一篇:最早的排水设施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