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抚顺西露天矿坑底出现鼓胀,后缘两条地裂缝变形加剧。 2013年3月初,两条地裂缝变形和西露天矿坑底鼓胀进一步加剧,两条裂缝总长3090米,裂缝垂直落差超过4米,水平位移达到2.2米,经估算滑坡体体积超过1亿立方米。目前,两条裂缝总长无明显变化,但裂缝最大垂最大水平位移达到17米厘米的速度向北移动。
裂缝最大垂直落差超过11米,最大水平位移达到17米
山体现裂缝 居民担忧 抚顺市千台山南侧,整个山体像被撕开了口子,出现大范围的裂缝,并有滑坡现象。透过覆盖的积雪,地面上一道至少有10米长的裂缝,甚至可以躺进一个成年人。 在地裂缝区域的一处滑坡点,“山体滑坡禁止入内”的牌子挂在枝头,密集的裂缝随处可见。附近的居民李大娘介绍,“这里原来是化工厂,裂缝越来越大,山体已经被撕成了两半,如果裂缝扩张到山下的居民楼,后果不堪设想。 ” 两条裂缝总长3090米 对于西露天矿滑坡和山体出现裂缝的原因,当地国土部门表示,西露天矿南帮地质结构容易产生滑坡。据了解,抚顺西露天矿开采于1901年,百年开采形成了东西长6.6公里、南北宽2.2公里、采坑开口总面积10.87平方公里、深420至521米的大坑。 自2009年初开始,抚顺西露天矿南帮千台山发现两条相距80至150米、东西向延展、近于平行的弧形地裂缝。 2012年11月,西露天矿坑底出现鼓胀,后缘两条地裂缝变形加剧。 2013年3月初,两条地裂缝变形和西露天矿坑底鼓胀进一步加剧,两条裂缝总长3090米,裂缝垂直落差超过4米,水平位移达到2.2米,滑坡体前缘后缘间距1500米,东西长3公里,经估算滑坡体体积超过1亿立方米。 4435人受到影响 西露天矿南帮滑坡地质灾害危险区和影响区面积4.08平方公里,其中,危险区面积为3.68平方公里,防范区面积为0.4平方公里。影响区内共有企业15家,在岗职工1369人,住户1189户、居民3066人,人口总数4435人。 目前,危险区内人员全部撤离,防范区内居民也随时做好准备。市国土资源局会同市政府督查办组成督查组不定期对抚顺西露天矿南帮危险区进行检查,防止人员回流。 对危险区内的10户企业、404人和118户居民、176人进行应急避险撤离,及时对118户居民、176人进行了搬迁安置。同时组织南帮防范区内965企业人员,1182户居民、3047人和北帮 1353户居民3540人,937名企业人员进行应急避险撤离演练,一旦发生险情,随时撤离。 链接 危险仍然存在回填压角削坡减重 从监测数据和专家会商结果看,目前,防治形势依然严峻。新抚区、望花区政府继续完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危险区巡查、影响区开展应急演练,确保令行禁止,无人员伤亡。 在条件允许时,开展钻探、物探等地质灾害勘察工作,查明滑坡体的地质构造条件,确定滑动面或带,建立滑动体地质模型,以便精确做出滑坡的中期和临滑预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根据省国土资源厅下发的抚顺西露天矿南帮滑坡风险预警分级与应急措施函的要求,加强灾害监测、加密宏观地面调查,关注气象信息,按照风险预警分级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优化回填压角和削坡减重方案,继续实施回填压角、地裂缝回填及防排水工程,开展削坡等减载工程,以缓解滑坡发展趋势。 启动西露天矿关闭实施方案,以及西露天矿滑坡治理方案的编制和论证,找到解决西露天矿滑坡的最好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