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著名建筑师 查看内容

中国当代知名建筑师张鹏举

2014-2-12 16:2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928| 评论: 0

摘要: 中国当代知名建筑师张鹏举 基本信息: 男 1963.4.26 教授博士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院长 内 ...

           

基本信息:                                    

 1963.4.26                                    

教授博士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院长                    

内蒙古工大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教育工作简历:                                

本、硕、博分别就读于内蒙古建筑学校、东南        

大学、天津大学,现任职于内蒙古工业大学,      

从事教学、科研、设计以及管理工作。          

荣誉及称号:                                  

内蒙古十大杰出青年                          

内蒙古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内蒙古勘察设计大师                          

国务院特殊津贴                              

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设计金奖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行业一等奖                

主要代表作品:                                  

内蒙古图书馆                                  

内蒙古美术馆                                  

内蒙古大学综合教学楼                          

内蒙古文化大厦                                

内蒙古出版大厦                              

内蒙古盛乐古城博物馆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馆                        

恩格贝沙漠科学馆  

乌兰察布图书馆&博物馆  

理论、心得

平实中的真与善

      在将人本精神、地域精神转译成具体的操作理念时,多年来,我认同这样的创作路径,即:在平实中表现真与善。        在哲学和美学上,真、善、美的高度合一是事物美的高级境界,建筑也不例外。        “真”是建筑之真实性征,如技术、材料、环境以及一切真实必然的因素;“善”是建筑之有益于人的品质,如动线、空间、场所和归属、认同、氛围以至人生活中所需的风、光、热等;体现上述“真”和“善”的外在物象,引起人们关注并获得心理快感属于“美”。        通常,美是外在的,真、善是内在的。它们彼此因果相互关照, 当领悟到这种辨证统一时就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真与善表现在创作的各个层面:        功能:建筑是按照人的生活习惯、行为模式以及生理结构组织完备的空间,对此正确的认识就是“真”。按其组织达到预期目的之生活空间即属于“善”。        技术:建筑通过材料、技术才能建成。对材料性能的驾驭、以及技术与生活关系的理解,即是“真”。由此造就合功能目的之建筑即属于“善”。        环境:建筑存在于环境。对场地自然、人文环境的了解以及建筑与环境关系的正确认识,就是“真”。由此,使建筑适应并利于场地生态和人文环境的持续发展即属于“善”。        对建筑而言,具备了真与善才具备了恒久美的真正基础,这是由建筑的综合性决定的。如果割裂了真与善来对待美,将导致肤浅。        对创作而言,布局的组织策略来源于场地和使用者需求的“真”实必然;空间的生成策略则是反映了人本质需求的“善”意结果,基于此,建筑真、善、美的高度合一就必然基于和归于一种逻辑生成后的“平实”。反之,平实的建筑始于“真”得于“善”。有了“真”的开始,“善”的策略,“美”的结果自然水到渠成。随着建筑生命的增加和环境意义的积累,平实的建筑将承载起人们对于真善美的真实感受。

信息来源:http://zhangpengju.chinaasc.org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