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著名建筑师 查看内容

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洪再生

2014-2-12 15:17|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574| 评论: 0

摘要: 1. 1984年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学专业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 1989年研究生毕于天津大学建筑系获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学位。3. 1996年博士毕业于日本神户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曾任日本神户大学地区中国留学生 ...

1. 1984年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学专业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2. 1989年研究生毕于天津大学建筑系获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学位。
3. 1996年博士毕业于日本神户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曾任日本神户大学地区中国留学生会主席,1992年在日本攻读博士期间在由中国科协主办的“中国首届青年学者学术年会”上发表“城市更新的第三种选择”学术论文,并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
4. 1996年10月归国后曾任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规系副主任、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5. 2001年10月至2005年5月任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副院长、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6.  2005年5月至今任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院长、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主要业绩:
 主持及参加多项大型工程的设计工作,获奖情况主要有:
1. “天津工业大学图书馆”荣获2012年天津市“海河杯”优秀设计一等奖
2. “天津工业大学行政中心”荣获2012年天津市“海河杯”优秀设计一等奖
3. “天津大学第26教学楼” 荣获2010年度天津市“海河杯”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
4. “无锡灵山禅修中心”  荣获2011年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
5.  “天津利顺德大饭店修缮改造工程” 荣获2010年度天津市“海河杯”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
6. “天津大学第25教学楼”荣获2008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铜奖 2007年度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  
7.  “天津蓟县地质博物馆” 荣获2009年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 2009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二等奖
8. “天津市西青区文化中心” 荣获2009年天津市“海河杯”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
9.  《天津市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系列图集荣获2010年度天津市“海河杯”优秀设计评选一等奖;
10. “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图文信息中心”  荣获2011年度天津市“海河杯”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
11. “映秀渔子溪村震后重建规划”荣获“2010年中国建设部村镇规划”一等奖
12.  颐和园清外务部公所修缮工程荣获2012年天津市“海河杯”优秀设计二等奖
13.  塘沽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荣获2012年天津市“海河杯”优秀设计二等奖
14. “大港区文化艺术中心”荣获2011年度天津市“海河杯”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
15.  “天津市大港区津滨大厦”荣获2010年度天津市“海河杯”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
16.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职工活动中心”荣获2008年天津市“海河杯”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
17.  “响螺湾商务区城市设计”荣获天津市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
18. “烟台整体城市设计”荣获山东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二等奖
19. 《天津城市形态的演变与城市风貌的未来》荣获得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作为天津大学博士生导师,所做的科研课题研究和发表的论文著作有:
1. 建设部软科学研究开发项目《中国环渤海地区滨海城市风貌规划研究》
2. 教育部立项《社区居住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3.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项目《日本震后受灾评定及修复方案研究》
4. 天津市规划局立项《京杭大运河天津段保护规划研究》
5.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项目规划中的生态利用与生态修复研究》
6. 《日本震后受灾评定及修复研究》
7. 《城市水系规划中的水生态技术应用研究》
8. 《天津滨海新区城市风貌规划研究》
9. 《城市更新与城市再开发研究》
10. 《转型期中国滨海城市风貌规划研究》
11. “岳阳楼景区规划设计探讨”2003年5月《城市规划》,第五期第8页。
12. “天津传统文化商贸区规划设计探讨”2003年5月《城市规划》,第五期第86页。
13.“山海风情•人间仙境”——烟台整体城市设计研究”2005年10月《城市规划》第10期第75页。
14.“烟台城市色彩规划探讨”2005年10月《城市规划》第10期第77页。
15.“烟台城市高度控制的规划研究”2005年10月《城市规划》第10期第80页。
16.“近代天津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6月第6期。
17.“大型空港物流园区的规划要素分析及设计实践”《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4月第4期第46页。
18.《日本抗震技术指针》第一译者
19.《世界城市住宅小区设计日本卷》第一译者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天津建筑风格》副主编、执行主编

个人建筑理论:“习学观世,承古抱今”。作为建筑师、规划师要不断学习,不断与社会实践结合,同时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把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与飞速发展的中国城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在设计创新中提出“有机共生”的观点,所谓有机共生就是要从一个社区、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的诸个角度,去考量一个建筑的设计,而不是单纯就建筑本身去做。由此使一个建筑能够与周围环境有机的融合,进入“有机共生”的最佳境界。
       创作心得:提倡“适宜性的设计”,将建筑置身于城市之中,首先是与城市设计主动做好对接,其次是与环境的很好对接,在满足城市设计适应性要求的同时,满足环境的适宜性要求,只有这样我们的建筑才会让城市更为美好,才会让环境更为美好。

中央电视台:洪再生院长多年致力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主持设计了多项国家与地区重点工程项目,为天津市乃至全国的建筑遗产保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一位极富责任感的设计机构领导者。

天津电视台:洪再生院长非常有人格魅力,作为一名设计单位的领导者,他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力,能够准确的把握行业发展的脉搏,洪再生院长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青海黄南州同仁县政府:洪再生院长带领着他的团队,客服了高原反应等极恶劣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对同仁县的规划建设给予了巨大的帮助,同仁县人民十分感谢洪再生院长,希望天大设计总院的发展越来越好。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