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黄汉民
黄汉民,男,1943年11月11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 ·1967年 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毕业 ·1982年 获清华大学工学硕士学位 ·1994年 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 ·1996年 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2011年 福建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历任: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副院长、院长、首席总建筑师 中国建筑学会 常务理事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 副理事长 中国《建筑师》杂志 编委 ·现任: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顾问总建筑师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 理事 福建省建筑师分会 会长 建设部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 委员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 编委 福州大学、 华侨大学 教授 ·设计作品: 福州西湖“古堞斜阳”、福建省画院、福建省图书馆、福建会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龙岩市博物馆等项目荣获福建省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设计2009年荣获中国建筑学会建囯六十周年建筑創作大奖。 福建会堂设计2007年荣获全国首届城市标志性建筑优秀设计奖。 已建成的要设计作品:、福建省物资贸易中心大厦、福建省保险公司大厦、福州画院、花园台高层住宅、厦门国际金融中心、天骥大厦、榕城商贸中心、东辉花园、泉府大第、福州佳盛广场、汇达大厦、黎明苑、华福大酒店、宁化客家祭祖广场等。 ·出版专著:《福建土楼》 1994年 台湾《汉声》出版社出版 《福建传统民居》1994年 鹭江出版社出版 《客家土楼民居》1995年 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老房子——福建民居》(与李玉祥合著) 1995年 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 《中国民族建筑》“福建卷”主编 1999年 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 《福建土楼——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 2003年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出版 2009年 出“修订本” 2010年 出 英文版 2012年 出 法文版 《门窗艺术》 2010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福建土楼建筑》2012年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福建村镇建筑地域特色》主编 2012年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 此外还参加《中国建筑艺术全集》宅第建筑、《20世纪中国建筑》、《福建文化概览》、《失去的古建筑》、《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建筑百家谈古论今——地域篇》等书的编写工作。并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60多篇学术论文。 ·荣誉情况:1990年 被评为建设部劳动模范 1991年 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 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 1992年 荣获福建优秀专家称号 2011年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授予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 ·个性化点评: “他对福建民居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是福建民居专家。他的建筑设计作品饱含浓厚的地方韵味和文化内涵,且清新明快。” ——杨永生《中国四代建筑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设计代表作品: 1.福建会堂 建设地点:福建省福州市西湖宾馆内 总建筑面积:37700m2 设计时间:1997年 竣工时间:1999年 设计单位: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主创人员:黄汉民、郑平、林天赐、张伟 获奖情况:2002年获福建省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 2007年获全国首届城市标志性建筑优秀设计奖 项目简介:在极其狭窄的基地上顺应环境、合理布局满足复杂的功能要求。保留古榕、与湖景结合,传承福州民居“厅井”空间的地域特色,设计半开敞的入口前庭,展现新时代人民会堂民主、开放的新形象。花岗石材料的灵活运用使其外观更加庄重典雅,更突显福建建筑的地域特色。 2.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建筑地点:福建省泉州市 总建筑面积:23308m2 设计时间:2004.12—2005.04 竣工时间:2005.06 设计单位: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主创人员:黄汉民 黄乐颖 江枫 获奖情况:2009年获福建省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 中国建筑学会建国六十周年建筑创作大奖 项目简介:传承闽南传统红砖建筑的特色,以形象的建筑语言诠释闽台同根同源、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以浓郁的地域特色与富有现代感的形象。构建了泉州市的新地标。 ·创作心得: 建筑是为人服务的。它首先要适用、使人处处感受到关怀。它还要赏心悦目、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建筑师要了解人文情怀,要了解人的生理、人的心理、人的行为、人的需求。 建筑是环境的艺术。要创造服务于人的理想环境,就要与自然和谐,顺应地域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保护生态环境,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建筑又是文化的载体,所以建筑创作要顾及人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和审美情趣,这构成了建筑的地域性。建设有个性、有差异化、富有地域特色的人居环境是全人类的共识。只有“地域的”,才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新时代建筑地域特色的创造,应该立足本土、根植地域传统文化,在汲取人类全部智慧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最终做到让人民大众能够识别、理解、认同并接受。因此,它要求建筑师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它需要建筑师创造性的思维和全身心的投入。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