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王暐
2、基本信息:
王暐男出生于1966年7月27日 工作单位: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 职务:王暐建筑工作室主任 执业情况: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社会职务:中国建筑学会会员北京市公安局工程建设项目特邀专家 3、教育和工作经历: 1984年9月-1988年7月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建筑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8年8月至今在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工作。 2002年1月-2004年7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获工程硕士学位。 4、获奖情况: 获得中央直属机关优秀共青团干部、首届广播电影电视部青年岗位能手、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第四届十大杰出青年称号。获得清华大学优秀硕士论文奖。 5、主要作品: 公安部办公楼 担任副项目负责人建筑专业负责人方案主创人之一 全国优秀勘察设计行业奖(建筑工程)一等奖 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铜奖 担任项目负责人建筑专业负责人方案主创人之一的项目: 公安部招待所及警察技能训练用房(公安部办公楼三期工程) 天津市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 吉林省公安局厅业务技术用房 太原市公安局、检察院、法院业务技术用房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六十一所科研试验楼 主持设计的项目包括公安部经侦分局及北京四所办公楼(公安部办公楼二期工程)、公安部大院总体规划改造工程(包括大院综合管网及7、19、25、27、28号楼)、公安部电子护照密匙中心、公安部网络安全(奥运安保)指挥调度中心、公安部警用物资装备储备中心综合技术保障楼、人民公安报社装修改造工程、天津市公安局应急物资储备中心、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工艺单项设计、国家司法部办公楼工艺单项设计等工程项目。 6、个人建筑理论及创作心得: 倡导朴素自然的设计思想和生命哲学,并称之为“水木精神”。老子曰: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天下莫柔弱于水,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水以其清澈、明净、慈柔、随缘表达了无为而治的生命观;木以其丰华、殷实、坚韧、有机表达了和谐发展的建筑观。水·木不仅代表了一种哲学思想同时也反映了一种美学观念;既是一种品性,也是一种方法;既是建筑设计的范式也是生命行为的准则。我将这种对建筑与生命的理解与思考深刻融入到建筑项目的全过程当中,并依此重新诠释建筑、社会、人之间的关系。 建筑学专业是从事建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目标策划、建筑空间的功能组织与造型设计的学科,是一个将建筑项目从起始到结束都贯彻始终并综合解决相关工程专业问题的学科。它综合了社会学、哲学、科学和艺术。它要求建筑师具有规范的职业操守、专业的知识技能、广泛的文化艺术修养、良好的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及贯彻一生的学习能力。我深感本学科博大精深,自己能所作的不过是沧海一栗,能享受其中,并为社会有所贡献是最为重要的。建筑创作是一个与环境互动的过程,是与自然对话、与社会对话。是与城市对话、与建筑对话、与人对话的过程;是与自我、与规则、与权力的博弈过程。创作来自于绝处逢生,来自于夹缝中取得希望,来自于黑暗中获得光明,来自于剑客在悬崖顶部才能刺出的最后一剑。 7、个性化点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道增): 王暐团队创作的公安部办公楼方案反映了中国21世纪的民族文化特色,反映了建筑所具有的性格、身份;反映了与天安门广场整体环境的协调。她不只是“克隆”洋人的东西、追求“时髦”,而是很有民族自尊,从此时此地人民的需要出发,深层次地挖掘出中国传统“礼乐”文化内涵。又结合新材料、新科技、新功能,创造出一种崭新的形式布局。 8、代表作品介绍: 项目名称:公安部办公楼 建设地点:北京东长安街14号 业主单位:公安部 用地面积:一期1727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一期125127平方米 设计时间:2002年-2006年 竣工时间:2006年 设计单位: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 主创人员:王暐 康玉清蒋培铭等 项目简介:建筑创作中运用了“和而不同、礼乐相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所谓“和而不同”就是公安部办公楼既要与天安门广场总体建筑风格相协调和统一,又要展现自身的时代性与独特性。所谓“礼乐相成”就是建筑造型既要庄严、稳重,秩序,体现“礼”的精神,又要精致、典雅,和谐,体现“乐”的精神。 建筑轮廓是单纯的长方体,大道至简,体现“礼”的精神;建筑的立面细节装饰体现“乐”的精神:精巧华美的穿孔石材、钩连雷纹,铜制三交六碗雕棂花窗等,运用现代的建筑材料,演绎了中国传统建筑语素,表达了人与建筑的融合关系,体现了建筑所处的天安门广场地区的开放性、亲和力以及时代感。简洁大方的建筑型体与精美的立面装饰,达到了秩序与和谐的高度统一。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