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尹冰
尹冰,198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后分配至宁夏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至今,现任宁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宁夏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中国建筑学会理论与创作专业委员会委员,自治区和银川市专家委员会委员。 主要代表作品: 详见(展板资料)文件夹 宁夏国际会议中心、宁夏工人文化宫综合楼、建发现代城、宁夏博物馆、石嘴山银行综合楼、银川市行政中心、宁夏大学教学综合楼、宁夏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宁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综合办公楼、中国庆华国际酒店、宁夏育才学校、吴忠市图书馆等。 主要论著获科研成果: 《浅谈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计》 《高校学生活动中心多元化设计探索》 《宁夏0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框架住宅外墙节能体系研究》 获奖情况: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区 中国建筑学会创作大奖 银川长途通信枢纽楼 自治区优秀设计一等奖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 自治区优秀设计一等奖 宁夏大学综合教学楼 自治区优秀设计一等奖 宁夏育才学校 自治区优秀设计二等奖 宁夏和信商务中心综合楼 自治区优秀设计二等奖 银川供电局生产调度楼 自治区优秀设计二等奖 宁夏气象局雷达预警中心 自治区优秀设计二等奖 《宁夏0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框架住宅外墙节能体系研究》 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年获全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先进个人 2007年获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 2011年享受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在整个建筑界谈论全球一体化之时,地域建筑差异性有逐步缩小的趋势。国际建协1999年在北京召开的第20届建筑师大会上吴良镛院士起草的《北京宪章》中提到了地域建筑的现代化和现代建筑的地域化问题,始终是我们每个建筑师在建筑创作时需要探索和研究的课题。二十一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每个建筑师首先应立足于现代建筑,应设计出满足现代生活、活动、生产方式所服务的建筑。那么何为地域建筑?地域建筑就是反映某特定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是附合该地区的建筑形式、文化内涵、自然条件、地域材料和技术等多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现代建筑创作中如何去体现地域文化,其中所存在的矛盾是必然的。宁夏是我国以回族为少数民族的地区,具有较单一的文化构成,近几年自治区政府也在着力打造以回族特色为主的城市风貌,作为一名宁夏的建筑师在这些年的建筑创作中也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在创作过程中兴奋过、也迷茫过。吴忠市图书馆建于宁夏的回族聚集地吴忠市,体量小、占地大,基于以上项目特点,最终选择以现代建筑的形式,采用构架形成灰空间的手法增加体量,建筑空间通过简洁的拱劵和抽象的花饰的装饰,而形成的光影和视觉效果体现地域文化的特点(见图一、图二)。宁夏工人文化宫项目位于银川市新区和老区主干道的交汇处,城市要求用现代建筑的形式体现回族文化的特点,在创作过程中通过把建筑的“形”与“式”与建筑的功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来表达回族的文化特色,使建筑形式和文化特色完美的结合一起(见图三、图四),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可。2012年我院和TVS作为联合体,共同参加了中阿经贸论坛永久性会址—宁夏国际会议中心项目的投标,我作为中方负责人,与合作方在前期就特色问题进行了多次探讨和研究,如何去表达中国文化、阿拉伯文化、回族文化是项目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我放弃了从直观的“形”上来体现多元文化的方式,而最终选择用“意”的手法来体现三种文化的融合,设计理念源于中国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以正圆和正方体作为设计母题,在中国文化中方和圆预示着天圆地方、天地和谐,在阿拉伯文化中,圆和方构成“曼荼罗”图示,代表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统一,表皮的“外纱”形似回族妇女头戴的披纱,同时又增加了建筑的层次,并起到了建筑的遮阳作用。它巧妙地把这几种文化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见图五、图六、图七),最终这个项目因为恰当的设计理念而一举中标。通过这些年的探索和实践,我认识到作为一个建筑师无论什么形式的建筑,其功能都应最终体现现代生活,把民族特色的地域建筑做的更加现代化,才能引导当地建筑风格逐步向前发展,在目前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需要我们每个建筑师为地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多一些思考,多一些探索,多一些责任,尊重历史文脉,融合现代元素,才能创作出更好的符合人民生活需要的特色建筑。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