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的形成——北京市设计研究院王鹏

2014-2-2 22:41|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784| 评论: 0

摘要: 首先由请获一等奖设计方案演讲魔方的形成,这由北京市设计研究院王鹏做介绍,大家欢迎!    王鹏:大家下午好,很荣幸今天有这个机会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方案形成的过程。最初看到这个方案的时候,我心里感到有一点 ...

【设计竞赛获奖介绍】获一等奖设计方案演讲魔方的形成——北京市设计研究院王鹏

首先由请获一等奖设计方案演讲魔方的形成,这由北京市设计研究院王鹏做介绍,大家欢迎!
  
  王鹏:大家下午好,很荣幸今天有这个机会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方案形成的过程。最初看到这个方案的时候,我心里感到有一点吃惊。因为平时工作当中遇到了小户型都是90平米以下,有时候做到七、八十平米户型就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这次要求廉租房50平米以内含公摊面积,60平米经济适用房,我有一种怀疑,这样房子设计出来什么样子,能不能做得出来,我选了50平米廉租房设计作为这次研究课题。
  因为廉租房对于我来说比较陌生,从网上收集了一些廉租房的概念。我觉得有两个地方需要注意,其一就是保障住房困难的家庭,另外只租不售。了解了一些廉租房概念之后,我们就为廉租房的设计设定了一个人为的目标,在我们的概念里廉租房应该是满足四节要求,其次是造价合理,便于政府估价和成本核算,满足基本生活的要求的同时要兼顾一定的舒适性,满足住宅全寿命使用需求。
  在进一步深入研究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矛盾和困难。第一,居住人口不稳定和住宅全寿命之间的矛盾。因为住宅可使用年限在50-70年,因为廉租房是租给住户的,这跟商品房有很大不同,他的居住人口可能在两到五年内发生变化。可能同一个租户本身家庭结构发生变化,从单身贵族到二人世界到三口之家,有可能在二到五年时间里面发生变化。同一套户户型同时要面对不同的家庭,这些家庭人口结构也是不同的。套型面积比较小住宅实用功能不断提高的矛盾。面积比较小的同时要满足最基本的居住空间数,而且兼顾舒适性,这是很难解决的问题。套型面积,面宽较小与基本居住空间之间的矛盾。套套型进深较小与节约土地之间的矛盾。
  在分析这些基础上我们想用模块化设计思路来解决问题,为了降低造价,其次根据不同的地区有组合,这是以模块为单元增加适应性,这个体系比较简单。我们设计出一个理想魔方系统能适应不同地区、地块和楼层,且具有较高可操作性,这句话一开始听有一点理想主义的色彩,后面实际设计过程中发现理想和现实存在差距,我们要做的只能弥补这个差距。
  下面是对魔方的研究,这也是比较常见的户型,他是厨房和浴室占用面宽,起居室和卧室占用一个空间,适应性也比较差。这三个模块想从平面上解决能不能在50平米以内至少做出来两室一厅一厨一卫的空间,这样显然跟我们想法差距比较远。这个户型想从剖面的角度,用一个高差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户型特点利用厨房这块灶台上面空间,上面做卧室的走到,这个床直接放在这,这样节省一定的面宽,因为需要一定的层高,至少需要3.9米,所以不利于节地,这种方法也被抛弃了。
  以上的户型都是厨房占用部分面宽,导致被束缚,所以我们就想能不能把厨房屏蔽掉,至少不占用主要采光面,我们想把厨房横过来,通过侧面采光,解决主卧户型结构。到这里一个理想模块雏形就形成了,这个特征首先满足50平米要求,满足两个开间就可以,面宽一定情况下紧身要大,在这基础上做了最小面宽的研究,这是双人卧室,我觉得这2.7米就够了,之间去掉墙的厚度,这个双人床2米加上6.4米走道,可以满足人的通行。
  模块的大小,以2.7米为基本开间,保证两个面宽2.7米-2,这个面积是43.2平米,以后经测算这些基本上可以保证加公摊之后在50平米以内。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将基本单元划分为三个模块,居住单元,服务单元和另一个居住单元,将起居室和卧室放在居住单元,同时上面是包含了有起居室、餐厅,下面是两间卧室,基本上把动静利用这个模块分开了。这是最后形成A模块的户型图,这个套内使用面积是38.97平方米,这个主要的特点就是两间卧室占用整个面宽,一个是3米,一个是2.4米,厨房通过侧面来通风,联系了动静分区,用家务室来连接,实现零交通面积,我们觉得交通面积多少是成败的关键,我们在这里面回避了所有纯交通面积的情况,基本上是户型的流线,从玄关进去之后通过起居室和卧室进行连接,厨房打开之后直接跟餐厅连接,这也是通过起居室连接起来,所有的空间都是复合用的,所以基本上完全没有交通空间。
  卫生间一分为三,我们就把坐便、淋浴和洗面分开设置,这块可以做成一个小的更衣间,洗衣机放在面盆旁边,这样既是交通空间也是家务劳动最核心的地方。
  管井靠外墙设计,这个一个是卫生间管井,这样需要改造的话,整个块是完整的,是可以任意划分重新进行设计的。利用这块空间做一个半间房,也就是多功能房,可以拓展使用空间,这可以做一间书房和卧室或者储藏间都可以。
  为了满足三代同堂家庭结构,在A模块基础上进行了一个组装,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关井位置是不懂的,所有结构都是和A模块一样,只是把起居室的部分划分出来一个单独的卧室。在这个隔墙方面采用推拉门,可以起到一个分割作用,白天、夜晚利用时空互换性可以拓展空间的面积,形成白天和夜晚互相借用。
  一下是剖面设计,利用房间高度的富裕,在一些局部地方做了一些掉柜,在玄关上面还有一个家务室。散热器尽量放在票窗下面,使使用面积达到真正纯使用面积。
  厨房和橱柜,这里面做的是两个矩形,也可以做成体型,这样不影响人的使用同时拓展了储物的空间。
  坐便器水箱上面也可以设置柜,防止杂物和卫生用品。在窗户上设置自然通风面积,这样可以减少风道面积。这是A模块空间结构示意图,这块是起居室和餐厅,玄关,多功能房,两间卧室,这是服务单元,这是厨房,洗练间,淋浴间,还有坐便间,这是管线的吊顶。
  为了适应在今后组合体当中不同的拼接方式,该模块可以变成出B模块,也就是原来是两间卧室,其中一间卧室做成起居室兼餐厅,原来这个卧室放在凹槽当中,这样在拼接的时候就会有更多的灵活性,但是这个概念还是一样的。这是经过改装之后的三室房子。
  模块达到一个程度以后就想在组合体设计方面有一个什么样的目标?这个组合体应该适应不同的层数,地形的要求,要面积达进深,最大化节约土地,公摊面积要小,满足50平方米以下要求。避免内、外廊式住宅,因为这都各自优缺点。每个模块含公摊面积46.5平方米,一梯六户可以南北向拼接。这个户型居住条件还是比较好的,所有户型有两个条件,这个采光虽然受影响,但是有南北通透。可以拼接成南向板楼,这是使用A模块和B模块两个组合完成的,黄色部分是A模块,蓝色部分是B模块,做这个户型的时候,我们研究了交通盒的面积,分摊到户型里面至少要六才可以达到50平米以下的标准,如果在拼接的话也有可能再拼接,但是导致走道过长也并不能节约很多的面积。
  这是三型组合体,这适合12-18层一梯八户,这个户型里面可以看到前室直接采光,这样自然通风的手法节省了一些机械设备的费用,节省的造价,这也是使用A模块变形之后,B模块来拼接的。他每一套的使用面积接近50平米,基本上到达一个击弦乐。
  这是四型组合体,这考虑100米以下,适用19-33层。这个总图是现在遇到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在其中一个角划分一块地做一些廉租房,我们选用三个十八层组合体和一个二十一层四型组合体拼接算一下容积率,这块地占地面积5700平方米,容积率达到6.0,基本上还是一个比较经济的。
  我对这个方案进行总结的时候发现设计方案有一些不足的地方,首先个体组合体外墙的面积比较大,不利于节能。各单元主要集中在A型组合体,B型组合体拼接的部分,户型之间离得非常近。A模块和B模块都是以50平米为界限,产品比较单一,没有考虑到一个人或者两个人租放的可能性,应该更完善这个系统,应该做一个C、D模块,应该以30平米和20平米为界限,完善模块体系。方案设计当中没有考虑到保温厚度,这个至少在70-90之间,鉴于北方廉租房应该适当放宽1-2公分。这就是我的报告,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王鹏的讲演,这个方案设计的过程到最后组合,从体系的研究,平面功能和组合有多种方式,这还有很多好处,他们竞赛之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创作出其他的户型,我想可能对市场今后运作非常有实践性。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