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行业领袖 查看内容

鲍家声:建筑文明与文明建筑

2013-12-30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014| 评论: 0

简介:鲍家声 鲍教授从对时代的再认识、建筑的再认识、文明的反思、新时期新建筑、建筑路上的思与行共五大板块阐述了他一生从事建筑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了新时代下新建筑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 首先,鲍教 ...

鲍家声

鲍教授从对时代的再认识、建筑的再认识、“文明”的反思、新时期新建筑、建筑路上的思与行共五大板块阐述了他一生从事建筑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了新时代下新建筑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

首先,鲍教授简要阐述了当下时代的主要特征和面对的主要矛盾,面对这个变革、转型、过渡与回归的时代,将引起建筑界怎样的变革,鲍教授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解答,带领大家对建筑的微观与宏观以及建筑的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双重性等方面进行了再认识。鲍教授强调,建筑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发展水平是国家、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鲍教授认为,建筑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但也是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主要元凶之一,由此,大家应该注重对发展与环境、人与自然、发展模式、建筑与环境等问题作出反思。在环境危机和经济危机双冲击的今日世界将会促使人类反思我们曾经走过的工业文明时代的道路,尤其是近一百多年经济发展的道路,寻求一条新的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和谐相处的新道路。

对于新时代下的新建筑,鲍教授提出了他所理解的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永续建筑)、开放建筑(长效建筑)、应变建筑以及新的建造模式,并以多年来的多项实践项目为例给出了几大核心策略。

最后,鲍教授以“山因势而变、水因时而变、人因思而变、建筑因人而变、开放建筑设计因你(使用者)而变,这就是长效建筑——应变建筑——可持续建筑——文明建筑”为结束语,集中阐述了他的建筑设计理念和新时代下的建筑文明。

鲍家声,1935年出生,安徽池州人,1959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留校任教,1981年公派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建筑系作访问学者一年,1985年晋升副教授,1987年特批晋升教授,1989年经国务院学位办审批为博士生导师,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85-1992年任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建筑系主任,在此期间与厦门大学合作,共同创办了厦门大学建筑系(今改建筑学院);1992年创建东南大学开放建筑研究发展中心,任主任;2000年创办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今南京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任所长,现为南京大学资深教授、名誉院长,建学建筑与工程设计所有限公司(百家名院)任公司监事、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生态人居委员会委员。

1989~2000年任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主任,1990~2002年任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与职业工作委员会委员,人居环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住宅与房地产研究会理事,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图书馆建筑与装备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建筑研究会副理事长等。1993~1998年任亚州建筑师协会建筑教育分会中国代表,曾任中国《建筑学报》编委,英国《OPEN HOUSE》杂志编委,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学术委员会顾问,2006年获中国建筑学会颁发的首届中国建筑教育奖。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