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电气 查看内容

我国电缆行业大而不强 产能过剩遭遇尴尬

2013-12-20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16| 评论: 0

摘要: 摘要: 我国电缆行业总规模及增长速度连续多年名列世界首位,仍面临“大而不强”的现状。近期在江城芜湖举办的中国芜湖 电线 电缆博览会暨产品质量峰会上,相关专家对我国电线线缆行业发展做出了指导。   ...

摘要:我国电缆行业总规模及增长速度连续多年名列世界首位,仍面临“大而不强”的现状。近期在江城芜湖举办的中国芜湖电线电缆博览会暨产品质量峰会上,相关专家对我国电线线缆行业发展做出了指导。


  江苏上上电缆集团董事长丁山华表示,电缆行业要想“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应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拓宽质量监管范围,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例如规范、减少各类许可、认证、入网证书,加强对检测机构的管理,加强电线电缆材料供应商的监管等等。
  第二,自强自立,实施转型升级。转型升级关键要练好内功,开发高端材料、开发高端产品,抢占线缆技术制高点就会形成“产品的差异化”,加快落后设备的淘汰升级、提高生产效率。
  第三,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以下是发言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和大家相聚在美丽江城—安徽芜湖。非常感谢主办方给我们电缆企业提供了一次交流学习、共同提升的好机会。同时,对组织本次会议的主办方、承办方、协办方及为之付出辛勤劳动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就是提升电缆行业的产品质量,实现电缆行业转型升级。前几年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电缆行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一些弊端也在逐步凸显。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再加上市场竞争不规范,一些质量失信行为经常出现,因质量不合格而引起的各类事故时有发生,对国家财产、人身安全造成了不小的危害。好在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质检总局等有关部委联合国网、南网和中电联、中机协大力开展“电线电缆质量提升”,通过调整生产许可、全国联动监督抽查、实施分类监管等制度手段,规范电线电缆生产秩序。国家电网、南网对电缆开展全面的监造和抽检,奖优罚劣。电缆行业生产企业作为质量主体,纷纷采取措施,狠抓产品质量。多方齐抓共管,有力地促进了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提升。这么多部门关心、支持电缆行业,我们自己没有理由做不好。
  总规模及增长速度连续多年名列世界首位的中国电缆行业正遭遇着“大而不强”的局面,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减慢,电缆行业已经走到一个如何发展的十字路口?电缆行业要想“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社会、用户、供应商的支持以及自身的努力,在此作为电缆行业的一员谈些不成熟的想法:

 

      一、拓宽质量监管范围,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质检总局牵头的六方联合小组对电线电缆行业的质量提升其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成绩有目共睹,效果已得到充分体现。三年来,无论是电线电缆产品质量还是行业发展水平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原先电线电缆市埸竞争的“乱局”受到了遏制,质量诚信企业得到保护,得到发展。唯利是图的企业受到惩罚,不少企业已被淘汰出局。加强质量监管,坚持电线电缆质量提升,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真诚希望国家有关部门持续开展质量提升,为促进电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规范、减少各类许可、认证、入网证书。国家有生产许可证、3C认证,行业里有电能认证、煤安认证、消防认证、通信进入证等,直至小到“渔检”证书,名目繁多,没证无法销售,取证后每年监管不断,且形式多样,生产企业应接不暇,花费的精力、财力不菲。由此很有必要建立统一、有效的产品认证监管机制、互认机制,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加强对检测机构的管理。电线电缆的质量检测指标多、专业性强。除了国家级检测中心和行业专业的检测机构外,现在不少地方都在建立机构开展电线电缆检测业务,县级的也为数不少。一些地方上的检测机构无论是检测设备还是技术力量都较为薄弱,标准理解错误、检测方法不对等经常出现,这些都影响了产品检测的科学性。
  加强电线电缆材料供应商的监管。电缆材料质量决定着电缆的产品质量。前几年的质量整治、监管重点在电线电缆生产领域,而对上游原材料供应商的监管关注不多。不少国内原材料厂商质量保证能力差,产品质量波动大已成电缆生产企业质量提升的瓶颈,提升电缆原材料质量已迫在眉睫。希望政府采取措施加强对原材料厂商的监管,为电线电缆生产企业保证产品质量、提升产品档次提供有力支撑。


  二、自强自立,实施转型升级
  产能过剩、需求减少,电缆行业的竞争将会愈来愈激烈。质量提升、转型升级必将成为电缆行业今后的主旋律,也是电缆行业生产企业唯一的生路。怎样升、怎样转,这是一道摆在大家面前而又必须做好的难题。
  坚持质量提升、转型升级。纵观世界五百强没有一家不是靠质量取胜,当今质量就是市埸已越来越成为现实。没有质量也就意味着失去一切,反之,质量好、服务好就能赢得市埸。质量提升要全方位,除了树立高度的质量责任感外,大力推行科学管理方法、持续开展质量改进,全员参与保证质量等措施都要紧跟而上。只要树立“质量为天”的理念,持之以恒必有成效。转型升级关键要练好内功,这个内功就是要在“产品差异化、成本领先化”上花功夫。开发高端材料、开发高端产品,抢占线缆技术制高点就会形成“产品的差异化”,加快落后设备的淘汰升级、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就会形成“成本的领先化”,两化合一就会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哪怕做好“一化”,做精做专同样会形成竞争优势,关键是功夫到位。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