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唐代诗人李白一首《蜀道难》生动描绘了入川之路奇险壮丽的景象。时至今日,从甘肃陇南市武都区出发,约130公里的高速途中被层峦迭起的裸露山岩和江水重重阻隔,“逢山打洞、遇水架桥”,在崇山峻岭中开凿出的一条由甘肃南部通往四川境内的现代高速公路。
 崇山峻岭中的现代高速公路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唐代诗人李白一首《蜀道难》生动描绘了入川之路奇险壮丽的景象。 如今,从甘肃陇南市武都区出发,约130公里的高速途中被层峦迭起的裸露山岩和江水重重阻隔,“逢山打洞、遇水架桥”,硬是在崇山峻岭中开凿出的一条由甘肃南部通往四川境内的现代高速公路, 日前,该高速公路已完成通车前各项准备工作。 此前,到达四川需要至少七八个小时,遇到雨雪天气,甚至会被困途中一两天。与过去地质灾害频发的入川国道相比,即将通车的这条高速公路无疑是一条穿越阴平古道的“时光高速”。 “秦陇锁匙,巴蜀咽喉”的甘肃陇南,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据史料记载,阴平古道遗址自今甘肃省陇南市文县鸪衣坝至江油关(今四川平武南坝乡)。三国时,自从魏国大将邓艾伐蜀打开阴平道以后,阴平古道自此驰名中外。 千百年来,阴平古道是一条入川捷径。目前由甘肃入川的212国道亦途经阴平古道,通行道路崎岖狭窄。如今,这条数次穿越白龙江而过的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甘肃境内武(武都)罐(罐子沟)段,以打隧道、架桥梁的方式绕开了阴平古道的坎途,成为连接中国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最为便捷的交通要道。 “山大沟深,路况特别差,每回出行极为艰难。”辗转于甘肃、四川两地近三十年的货运司机谈及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多发的“蜀道难”依然心有余悸。他说,夏天怕雨,冬天怕雪,绵延的盘山公路上事故不断,有时被困就是一两天,只能原地等待救援。 该项目批准概算总投资117.1亿元,全长130.32公里。资金来源为交通运输部补助、银行贷款和甘肃省内自筹。 项目经过白龙江流域河谷地形和洛塘河峡谷地带,该区域属于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病害多发区,而这些不良地质病害又恰恰对公路危害最大,严重制约着项目从设计到施工建设的各个阶段。 线长点多,工程量大;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技术难度大;施工条件差,建设难度大,如今甘肃境内最难的高速公路已被全面攻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