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暖通空调 查看内容

2013年中国能源十大新闻盘点

2013-12-30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44| 评论: 0

摘要: 摘要: 3月10日,国务院公布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撤销电监会,重组国家能源局。三个月后,新能源局三定方案落地:涉及电力、煤炭、油气及新能源等领域的一系列行政审批权或取消或下放,能源局工作重心开始向宏观 ...

摘要:3月10日,国务院公布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撤销电监会,重组国家能源局。三个月后,新能源局三定方案落地:涉及电力、煤炭、油气及新能源等领域的一系列行政审批权或取消或下放,能源局工作重心开始向宏观战略、宏观规划、宏观政策、能源改革和能源监管等方面转移。

  一、《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设定能源消费天花板

  新闻事件:1月23日,《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式公布,提出2015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40亿吨标煤”控制目标。为保证目标落实,一周后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并要求“把总量控制目标科学分解到各地区,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负总责”。


  记者点评:国务院为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设定“天花板”,既显示了国家通过宏观调控手段,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决心,同时也透露出我国能源消费增长过快、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的严峻。但能源消费总量的设定只是一个导向性、指导性的目标,缺少约束性手段。以“十一五”为例,国家的控制目标为27亿吨标煤,但至2010年实际数额达到32.5亿吨标煤。要实现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改变当前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是关键。

  二、国家能源局重组,能源管理由项目审批转向宏观规划

  新闻事件:3月10日,国务院公布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撤销电监会,重组国家能源局。三个月后,新能源局三定方案落地:涉及电力、煤炭、油气及新能源等领域的一系列行政审批权或取消或下放,能源局工作重心开始向宏观战略、宏观规划、宏观政策、能源改革和能源监管等方面转移。


  记者点评:能源局的重组及相关职能的转变,表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率先在能源管理领域付诸实施。同时,新能源局相关职能的转变,还似乎与一个引人瞩目的事件相关———原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被查处。刘铁男事件不仅暴露出我国项目审批权力寻租的腐败,也显现出能源管理“重项目审批,轻整体规划”的制度性弊端。政府行政体制的改革是一场革命,但愿新能源局官员们能够真正“革自己的命”,把该放的权真正放掉,把该管的事真正管好。

  三、无锡尚德破产重整,中国光伏产业深度调整

  新闻事件:3月20日,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公告称,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无法归还到期债务,依法裁定破产重整。尚德的破产成为中国光伏乃至新能源产业标志性事件,并引起中央高层的关注和国家政策层面的强力支持。2013年由此成为中国光伏产业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记者点评:作为中国最大的光伏业巨头,尚德的“倒下”,预示着近年来因原材料、核心技术和产品市场“三头在外”受制于人的中国光伏业陷入了发展的困境。值得庆幸的是,这一现状引发国务院高层关注,李克强总理亲自指挥并参与中欧光伏贸易谈判,全力疏导国际市场;同时,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能源局出台《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支持启动国内光伏市场。中国光伏产业在深度调整中重现生机。

  四、全国首个碳交易平台启动,节能减排开始市场化探索

  新闻事件:6月18日,全国首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在深圳正式启动,并由此拉开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建设的序幕。此后半年间,上海、北京、天津等地也相继启动碳排放交易市场,2013年由此被称为中国碳交易元年。业内人士认为,碳交易市场的启动意味着中国节能减排工作开始从行政命令转向市场化探索。


  记者点评:作为全国首个碳交易市场,深圳碳交易平台的启动被安排在一个特殊的日子:6月18日,即中国第一个“全国低碳日”的第二天。按国务院决定,自2013年起每年6月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三天为“全国低碳日”,在首个“低碳日”到来之际启动首个碳交易市场,体现了中国寻求低碳发展的坚定决心。但碳交易在中国还是新生事物,如何由目前的“区域试点市场”发展到“全国统一市场”、怎样由当前的“一级现货市场”迈向“二级金融市场”,我们还有许多路要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