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指出:“燃煤是我国冬季大气污染的最主要原因。”作为我国北方采暖的主要燃料,进入采暖期后,大量的燃煤燃烧对空气质量造成巨大影响。
今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十条”,要求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京津冀地区细颗粒物浓度下降25%。下一步,国务院还将与各省政府签订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
仇保兴认为,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压力很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很强烈,但同时节能减排的潜力也很大。
大气污染防治供热计量最有效
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建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河北承德、甘肃榆中等地的实践证明,供热计量可以实现节能30%,等于减少细颗粒物排放30%。
目前,北方采暖地区集中供热具有改造价值的建筑约30亿平方米,如果全部改造并实施计量收费,在不增加能耗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增加20亿平方米供热面积。今后6年7年北方地区全部新建建筑不需新增热源就可以实现供热。仇保兴直言,供热计量是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大多数城市都已经执行了新建建筑65%的节能标准,但是部分新建建筑没有实施供热计量收费。节能建筑和非节能建筑一样,都实行按面积收费,导致节能建筑不节能、节能建筑不节省热费。用户强烈希望改变传统的按面积计价收费,实现自主调节室温和节能节费。
供热计量改革成效初显
仇保兴指出,去年以来,北方采暖地区供热计量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供热计量收费面积大幅增加,供热计量收费机制进一步完善,节能节费效果初步显现。
据统计,自去年至今,北方采暖地区累计实现供热计量收费建筑面积8.05亿平方米,占全部供热计量装置安装面积的66.7%。2011年、2012年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3.8亿平方米,2013年安排改造面积2亿平方米。
目前,出台供热计量价格和收费办法的地级以上城市已达116个,占北方地级以上采暖城市的95%左右。山东、河北、山西、黑龙江、陕西、吉林等省地级城市全部出台了供热计量价格。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住房城乡建设厅联合物价主管部门出台了文件,将计量热价中基本热价的比例降到30%、取消计量收费的“面积上限”。据统计,在116个出台计量热价的城市中,已有46个城市的基本热价比例降到30%,有39个城市取消了“面积上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