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最后一座危桥成功爆破拆除
随着一连串爆响,三峡库区清库爆破拆除的最后一座危桥——长寿区龙溪河旧桥,在顷刻间灰飞烟灭,永远地尘封进当地百姓的记忆里。 这一时刻,定格在2009年9月28日16时。 爆破前3小时,爆破警报第一次拉响——在村委会干部柯炳生等人动员下,龙溪河大桥周边、长寿区凤城街道复元村14组的数百村民,不得不暂离家园,退至400米外的警戒线外。 67岁的老人李万清一步三回头,凝望着自家门前的这座长179米、高20米、宽10米的双曲拱桥,久久不愿离去。“炸了这座‘致富桥’,大家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舍!”村干部柯炳生明白李大爷的心声:这座大桥,留下了当地人太多不可磨灭的回忆和感情。 柯炳生说,修建于1971年的龙溪河旧桥,不仅“终结”了当地3000名群众翻山越岭出行的历史,更带动当地人走上了致富快车道:复元村是长寿的“柑橘之乡”,自从有了这座桥,原本“养在深闺”的果实,终于有了出路,老一辈村民正是推着板车,走过大桥,把一车车柑橘推向市场,渐渐填鼓了腰包;其次,龙溪河两岸的长寿化工厂、长风化工厂、重棉七厂、重铁车间等各类生产企业,同样视大桥为自己企业运输产品、走向市场的“生命线”。当地人算过一笔账:在龙溪河旧桥服役期间,倘若以每天输出1000吨(5吨×200车)产品计算,那么,30多年来,从该桥上运出的产品总量,接近千万吨。 “我们这里一半以上的住户,都是附近企业的职工;每当看到车辆源源不断经过大桥,我们心里就高兴,因为过桥车辆越多,就意味着我们重棉厂和化工厂的效益越好。”重棉七厂退休职工张秀碧感触地说,龙溪河旧桥被职工们看成是“经济命脉”。如今,旁边修了新桥,这座大桥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14时30分,爆破警报第二次拉响。原本已撤离的居民们,又陆续返回旁边的新龙溪河大桥桥面,用手机或相机拍下旧桥的最后身影。 16时整,“5,4,3,2,1,起爆!”爆破施工单位、葛洲坝易普力公司专家摁下起爆器按钮,一阵猛烈的爆破声划过长江,龙溪河旧桥应声跌落河中——三峡库区清库工作中最后一座危桥成功爆破拆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