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规模养殖污染 尴尬局面如何扭转?
摘要: 摘要: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表明,我国畜禽养殖业COD(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的排放量分别为1268万吨、106万吨和16万吨,分别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1.9%、21.7%、37.7%,分别占农业源排放量的96%、38%、65%。近年的污 ...
摘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表明,我国畜禽养殖业COD(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的排放量分别为1268万吨、106万吨和16万吨,分别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1.9%、21.7%、37.7%,分别占农业源排放量的96%、38%、65%。近年的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也显示,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量在全国污染物总排放量中的占比在上升。
“部门规章的效力终究有限,无法作为进一步强化环境监管的依据,也无法协调更多力量、出台更多的政策措施推动畜禽养殖废弃物水平的提高。”中国工程院院士金鉴明评价,《条例》采取全过程管理思路,对产业的布局选址、环评审批、污染防治配套设施建设等前置环节作出了规定,也明确了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利用途径等环节的要求,能够引领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发展,从而推动产业发展走上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和低碳农业的路子。 “出台《条例》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推动畜禽养殖业从加强科学规划布局、适度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强环保设施建设、推进种养结合、提高废弃物利用率入手,提高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产业综合效益。”金鉴明表示。
中国农科院研究员杨正礼认为:“这些环保要求将对提高畜禽养殖场所防控疫病的能力以及促进与邻里关系的和谐都会有积极作用,从而更好地保障畜禽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条例》从加强畜禽养殖业环境监管方面来防治污染,严防废弃物随意排放。”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韩永伟认为,这些规定将有助于堵住随意处置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的路子,推动更多的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进入利用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