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雾霾天已从偶尔侵袭变成常态。“十面霾伏”既带来了危机,也带来了商机。其中,空气净化器成为防霾用品市场规模增长最为迅速的产品之一。
记者了解到,在11月以来的不足两个月内,国美、大中实体店销售的空气净化器从10种增至36种,价格从几十元到万元不等。而空气净化器品种在电商更是丰富,其中京东上架的就有三百余种,产品最高价格一度飙至两万元。
面对这一空前火爆的市场,目前,各大家电厂商和部分IT企业的各类空气净化器新品也在不断推出。但是,有业内专家也指出:“空气净化器的机芯、外壳成本均非常低廉,完全不能支撑现有虚高的价格。且部分商家以除PM2.5为噱头,实际净化技术远达不到,产品粗制滥造存严重安全隐患,涉嫌牟取暴利、欺诈消费者。”
被指虚标功能
厂家涉嫌牟取暴利
据记者调查,目前电商空气净化器品牌繁多,种类复杂,甚至很多品牌并不为人熟知,包括西屋、瑞士风、席爱尔、迪美、爱客、磨光球等。
苏宁、国美实体店销售的空气净化器以主流品牌为主。苏宁北京地区一位店长告诉记者:“空气净化器成为销售热点,近半年销售量增幅达200%。目前市面上净化器品种多,飞利浦、三星、松下等是苏宁重点引进品牌,目前TCL、美的也新出了几款空气净化器,正在铺货。也有多家小品牌与苏宁进行商谈,但最终为限制不合格产品入场,并未达成合作。”
而采用净化技术含量较低的空气净化器动辄数千元甚至万元的价格,让大部分专家大呼不理解。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标注除甲醛和PM2.5的产品的商家存在严重虚标功能的问题。一般的空气净化器所含的滤网对去粉尘等粗颗粒有较大效果,但去挥发性有机物和甲醛的效果并不理想。而符合标注的产品,商家应仅标示粉尘的CADR(美国家电制造商协会按照严格的测试标准进行测试得出的空气净化器输出洁净空气的比率)。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与环境卫生监测评价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空气净化器在实际家庭和办公场所的使用中,并不能真正达到其所宣传的标准。目前净化器大多公示出来的标准是在实验室中严格按照一定条件才能满足,但这不能作为商家宣传卖点,严重夸大,涉嫌欺骗消费者。”
目前我国有250多家空气净化器生产企业。记者调查了解发现,空气净化器的核心技术主要是机芯和净化技术,具体指精确感知并且显示室内空气质量指数的控制面板和滤网。而控制面板的技术具有可复制性,难度系数较低。滤网更是偏重物理性原理与化学分解,成本低廉。净化器外壳材质也不过几十元到百元不等,完全不能支撑现有虚高的价格。一台成本实际百元的空气净化器价格可虚高至数千元。
一位净化器制造企业员工向记者透露:“部分售价万元的机器,成本可能也就千元。”
产业观察家梁振鹏认为:“家电产品普遍毛利率在20%,而从部分高端空气净化器来看是一个暴利行业。”
而净化器对滤网后期更换的巨大需求,也成为商家获取暴利的重要来源。
记者发现,市面上一张品牌滤网动则几百元上千,脱臭、除甲醛一体化滤网更是价格高涨。知情人士透露,滤网一般达不到商家承诺的十年标准,两三年就必须更换,为了增加利润,部分厂家在制造产品同时,对于滤网的质量往往粗制滥造,以增加后续利润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