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之家&白色房子
简介:项目名称:泡桐之家&白色房子 项目地点:韩国 京畿道 南杨州 建筑师:承孝相/履露斋建筑师事务所 建筑面积:66.2㎡(泡桐之家),199.2㎡(白色房子) 设计时间:2000年(泡桐之家),1997-1998(白色房 ...
项目名称:泡桐之家&白色房子
项目地点:韩国 京畿道 南杨州
建筑师:承孝相/履露斋建筑师事务所
建筑面积:66.2㎡(泡桐之家),199.2㎡(白色房子)
设计时间:2000年(泡桐之家),1997-1998(白色房子)
建造时间:2000年(泡桐之家),1998(白色房子)
摄影:Osamu Murai
场地位于距首尔市30km的一处树林深处,与外部世界完全隔离。周边的山脉海拔较低,但却创造出了充满律动的风光,极大地丰富了尺度适中的场地环境。北侧是一处高地,住宅可以倚靠其上;东南侧可以一览北汉江的壮丽风光和邻近城镇的剪影,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带给人勃鲁盖尔画作的感觉。
置身场地中,建筑师决定将项目命名为Subaekdang住宅。这一名称源于位于大邱郊外的一个住宅,字面意思是“保持了纯白特性的房子,保护中空空间的住宅”;换而言之,它是一个有着不妥协精神的学者的心灵家园。
作为一个面朝外部世界的场所,场地范围表达了居住者相对于周围社区、社会和自然采取的立场。不利条件在于,为了使倾斜的土地变得平坦而建立的挡土墙使得线性栅栏的建立成为必需,而将这一部分融入总体设计成为首要义务。
30m的挡土墙深15m,成为建筑的框架。当然,业主的地产十分庞大,但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乡村地区土地的面积和领地大小永远不是建筑设计的决定性因素,真正重要的是土地的自然形态。
该住宅总面积达200㎡,包括地下层在内共由12间房间组成:5间带屋顶的室内房间和7间朝向天空开放的户外房间。室内和室外房间都是独立存在的,自成一个小世界。尽管某些房间可以互相组合另成一体,但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房间之间不存在主次之分。
朝向蓝天开放的房间基本不具备明显的功能性。尽管它们可以用于蓄水,或由木板、土和鹅卵石覆盖,但就本质而言,它们都是中空空间。建筑师不希望将这一空间叫做“广场(madang)”、“花园”、“球场”或任何已经被赋予特殊含义的名讳。同样的,即使是对于具备功能设施和特定用途的室内房间(比如浴室和厨房)的理解也不能仅限于功用层面。建筑师决定沿着30m×15m的框架分配空间,以防止在每个房间内都植入功能因素,而各自的特定名称仅仅是出于实际需求的方便性。
住宅由白色材料制作而成。尽管建筑师近来对材料的选择采取愈加开明的态度,但因为他坚信白色可以为记录时间和生命的痕迹提供更多的空间,因此在该项目中他依然坚持选用白色。
其他因素包括,建筑师希望呈现对于建筑名称(实际上,Subaekdang的意思是白色房子)最直接的解读;经济因素也是重要原因。此外,为了突出中空空间,白色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是设计中的关键词。建筑师希望该住宅可以被解读为一种生活形式,而不仅仅是一个建筑。它将建筑的含义体现得淋漓尽致,施工的结束才是“建设”过程的真正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