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爆炸发生在市政排水暗渠 而非输油管道
摘要:中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24日表示,爆炸事故发生在青岛市政排水暗渠,而非输油管道,管道建于27年前,当时城市建设和现在不同,不存在瞒报情况。
另据多名青岛当地市民称,事发前路过爆炸点时曾看到有人在焊接作业。 爆燃事故疑点重重,还需要进一步调查求证。
中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表示,调查发现,22日凌晨,公司位于青岛经济开发区的原油管道发生破裂,导致原油泄漏,部分原油漏入青岛市政排水暗渠。当天上午10点30分左右,市政排水暗渠发生爆燃,并导致周边行人、抢险人员伤亡。 吕大鹏:那个管网没有爆炸,那个钢管原油没有给它压力,它怎么会爆炸?是我们的油气泄漏,泄漏到排水暗渠里面,就流了12分钟,然后它们就关上了,之后组织人员抢修、报警,这些都正常进行,到了10:30左右,市政排水暗渠发生爆燃。 不过,有专家表示,发生原油泄漏后,单是关闭阀门了事,说明相关人员在经验上有欠缺,处理方式不当。中石化这类公司有相关应急预案,出现泄漏情况,应当怎样做应该有相关规定。 另外,一位石油行业的安全应急事故处理专家告诉腾讯财经记者,“一旦发生原油或任何化工泄漏事件,首先采取的最重要应急措施之一就是防止泄漏物质进入下水道,因为泄漏物质一旦进入下水道,事态就会变得难以控制。”
另一名家住刘公岛路的居民则告诉财新网记者,他在爆炸前不久开车离开刘公岛路,途经位于秦皇岛路的一家化工厂,该厂往南十几米不到二十米的地方,就是漏油的地点。他当时看到有人在焊接作业,事后他听说可能那个漏油的洞已经堵好,但还需要进一步焊接加固。这位居民很确定看到焊接作业,但他没有看到火花。当时有十个人,有两个保安,其余人除了焊接作业的,还有两个人拿着大桶在收集漏出来的油。 华欧北海花园南边是刘公岛路,小区北面是秦皇岛路,该小区13号楼的两个居民也向记者确认,当时看到有人在化工厂南边焊什么东西。 对于财新网的上述报道,中石化尚未做出回应。
前述小区居民回忆,有关部门如何抢修不得而知,但印象中没有市政部门人员。前述消防车上挂着牌子,上有“漏水”字样,丝毫未提原油泄漏。“如果早点通知大家,提前撤离,就不会有这样的后果。”她痛心地说。 建安小区居民侯云贵说,“在早上8时孩子上班时,我就闻到有气味,我是修车的,一闻就知道是油味儿。但是一直没有人告诉我们出事了,更不知道还这么严重”。 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郭继山前天面对记者并未正面回应此问题,但他表示,爆燃后才知漏油实情。
在23日晚间的第三次新闻发布会上,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郭继山针对发生事故的地区管线设计是否存在问题进行了回答。 郭继山说,有人提出这里管线这么密,是不是规划上有问题?实事求是地讲,黄岛油库是上世纪70年代建设的,这个地方唯一一条路原来是走刘公岛路。刘公岛路现在是主城区,两侧的居民非常多。各种输油管线、危险管线全部都集中到刘公岛路上来,造成管线比较拥挤,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就很严重。实际上,这次一根管线爆燃,周边其它管线都受影响了,现场我们发现有些管线已经变形了。 郭继山承认,“黄岛管线情况非常复杂,至少铺设了11条各类管线。”发生此次事故的输油管线铺设本身符合要求,但是由于在多年的城市建设中,与市政管线进行交叉、不规范,油管线暗涵覆盖土厚度不够。为吸取这次事故的惨痛教训,保证此后不再发生这样的事故,从昨天开始,青岛全市开始全面检查各种管线,尤其是油气管线,争取排查出全部安全隐患。 郭继山说,这次事故是一次极为重大的教训,相关部门下一步将对管线进行彻底改造,拿出一个各种管线互相不影响的方案。
黄岛居民杜先生说,“我大哥在此次事故中遇难。输油管线存在易燃易爆的危险,绝不该紧挨居民小区,我不知情,附近很多我认识的居民也不知情”。根据输油管道工程设计的有关规范,输油线路要避开居民区,显然与这次爆燃事故的实际情况不符。但有媒体报道称,此次爆炸中心区域在上世纪末基本没有什么建筑,不少居民区是东黄复线管道铺设后才建起来的。 黄岛油库的多位职工介绍,黄岛油库和输油管线建成之初,黄岛开发区是一片荒凉的海滩,仅有5个小渔村。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原有的管道附近逐渐兴建了楼房、工厂和道路等等,形成如今的复杂局面。 事故发生后,青岛市政府已下文都要彻底整改。 输油管网建在闹市区内也是显然的违规。这不仅增大了泄漏原油从街面的雨水口进入下水道的可能性,而且原油管线与市政下水管网相距过近,一旦有管线腐蚀等泄漏事故发生,产生在地下的原油泄漏还可能不知不觉。1992年,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市就曾经因此发生过原油泄漏事件,并最终引发爆炸,死亡206人,几千人受伤,上万人无家可归。 另外,一位石油行业的安全应急事故处理专家告诉腾讯财经记者,行业中一向有“后建服从先建”的原则。中石化发生泄漏的东营-黄淮管线已经投入使用二十几年,周边的居民楼大多是这几年新建,建房规划何以被批准,管道又为何未被迁移?都是惨剧后重重的谜团。
根据管道保护法的规定,在发现输油管道泄漏之后,中石化应该做三件事,一是启动事故应急预案,二是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居民,三是向黄岛区政府相关部门报告;而黄岛区政府相关部门在接到报告后应该采取事故处置措施,并根据事故实际情况及时上报给市一级的政府部门。 根据昨天的报道,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郭继山23日透露,中石化在漏油后已经通知了黄岛区政府及区一级的消防、交警部门,但直到爆炸发生之后,青岛市政府层面才知晓漏油事故并开始介入工作。而中石化方面昨天称,在22日凌晨3时输油管道破裂发生漏油12分钟之后,公司关闭了输油管道,并组织人员抢修、报警。这也就是说中石化在事故发生后做了上述应该做的三件事当中的第一件事和第三件事。 但是中石化为什么没有做第二件事,即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居民,中石化方面并没有给出回复。此外,黄岛区政府相关部门和黄岛区政府在接到报告后为什么没有在第一时间继续上报给青岛市一级政府,也还有待调查的进一步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