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天津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天津:美丽乡村从治污开始

2013-11-21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23| 评论: 0

摘要: 摘要: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这是部分地区农村环境的真实写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形势日益严峻。今年9月18日,市政府第16次常务会议决定,为明显改善全市生态环境和市民生产生活条件,本 ...

摘要:“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这是部分地区农村环境的真实写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形势日益严峻。今年9月18日,市政府第16次常务会议决定,为明显改善全市生态环境和市民生产生活条件,本市全面启动“美丽天津·一号工程”,即“四清一绿”,主要包括清新空气行动、清水河道行动、清洁村庄行动、清洁社区行动和绿化美化行动。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率不足10%,住建部曾对我国9省43个县的74个村庄进行入村入户调查,96%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生产生活污水随意排放。2011年本市将农村生活排水及处理工程列入了“十二五”期间实施的10项农村水利专项工程,到2020年计划投资15亿元推动农村生活排水及处理,建设539个村新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及处理工程419处,综合整治农村坑塘469座。
  本市农村污水处理状况如何?面临哪些困难?污水处理工程给当地带来了哪些改变?记者日前深入津郊进行调查。


  智能处理无人值守
  生态水乡独具魅力


  青灰墙、群山环抱、溪水长流,走进蓟县下营镇郭家沟村,一股“塞上江南”的水乡韵味扑面而来。“你看这水多清亮!很多城里人就是冲着这水来的。”村党支部书记胡金领语气中透着自豪,作为京津地区颇具魅力的旅游特色村,水是这个小村的灵魂。“这都得益于村里的污水处理站,没有它,这么美的景、这么清的水肯定就难保喽!”
  在胡金领的带领下,记者在村口看到了这个小型污水处理站的真面目。一间80平方米的房子,从外表看与民房无异,一个写着“智慧型多功能污水处理装置”的大型箱式处理机摆放其间。就是这个大家伙,从这里出来的水能把污水变成清水,用处理后的水浇果树、养鱼都没问题。
  坐落在长城脚下的郭家沟,是个只有51户人家的小山村,旅游业是全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为使全村生活污水得到妥善处理,2003年,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里投资兴建了三格化粪池,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村内污水排放问题。
  据记者了解,郭家沟的污水主要为居民生活污水和农家乐产生的污水。农家乐污水以餐饮污水为主,含有较多的固体物和植物油,废水中漂浮着浮油、分散油、乳化油等很多难以处理的污染物。胡金领介绍,全村170人每天的污水产生量达到了17立方米,以全村最大游客接待量600人计算,农家乐每天产生的污水超过了50立方米。随着郭家沟知名度的不断扩大,游客越来越多,原有的三格化粪池面临着巨大压力。特别是在旅游旺季时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和污水已经超出了村庄的承载能力。
  在市县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郭家沟村北方民居水乡特色改造提升工程被列入2012年蓟县重点旅游项目,实施了山体溪流、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系统改造提升工程。针对郭家沟村村庄现行排水特点,该村生活污水采用“因地制宜、就地收集处理、资源利用”的模式,每家每户都建立了一个污水井,污水井与污水处理站通过管网相连。
  “可别小瞧这个污水处理站,一天最大处理能力达到了100吨。”胡金领告诉记者,该村的污水处理站最大的特色是采用WTBOX智慧型处理设备,该设备由四部分组成,包括自分离格栅、清林生物转盘、DE滤池及消毒。在运行过程中,不用安排人专门值守,远程的预警控制管理大大节省了人力,操作简单,只需通过手机短信、手机拨号等发出查询指令,时时了解设备运行状态。如果终端设备一旦有异常情况,将通过短信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短信或语音提示至用户手机上,实现设备断电、故障报警等,真正实现便捷、高效的无人化管理。


  成本低廉操作简单
  改变“有上水没下水”


  目前,在广大农村进行污水处理技术推广还面临着一定困难。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现在农民和城里人一样用上了自来水,但是“有上水、没下水”仍然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在很多农村,配套的污水处理厂仍未建立起来,或者虽然建起了污水处理厂,并没有真正实现运行,有的即使铺设了污水管网,也是雨水、废水、污水合流。“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维护成本太高,我们买得起马、配不起鞍。”在采访中,这样的声音不绝于耳。如何建立一套经济、实用,农民用得起、用得上的污水处理系统,是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难题的重中之重。
  武清区梅厂镇灰锅口村是市级文明生态村、全市10大美丽乡村之一。在村中漫步,移步即是景,举目满眼新,环境优美的主题公园、新颖漂亮的别墅楼房、特色突出的农业生态园,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田园之中。
  村干部张书旺告诉记者,目前全村绝大部分村民都已搬进别墅区,为了给村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规划建设之初,污水处理设施成为必不可少的配套之一。“村里现在共有两个污水处理站,全村近700户居民日常生活污水全部是这由这两个站完成的。”张书旺带领记者在村内参观。“怎么只看到一个污水处理站呢?”转了一圈,记者不解地问。“你看到的是地上污水处理站,还有一个你看不到,在地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