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下的节能商机 水泵企业潜力巨大
摘要: 摘要: 许多人都不知道一个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容易见到的水泵,其水泵的耗电量占全球总耗电量的10%;许多人更难以相信,如果将普通的泵换成高能效泵,就能节省下4%的全球能耗。 近日在广州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国际 ...
摘要:许多人都不知道一个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容易见到的水泵,其水泵的耗电量占全球总耗电量的10%;许多人更难以相信,如果将普通的泵换成高能效泵,就能节省下4%的全球能耗。 近日在广州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国际绿色创新技术产品展会期间,一场“直面能源挑战”的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专业人士与企业代表,丹麦驻华大使裴德盛先生也到场分享了他对节能环保政策的理解,以及这一产业给中国和丹麦相关企业所带来的机会。 水泵制造商某集团高级副总裁刘鸿聪告诉记者,泵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其转速或尺寸往往与需要处理的任务不相符,因此很大一部分能量都会被白白浪费掉。举例来说,大部分水泵都会全天24小时以恒定的转速运行,但一天之中不同时段的作业要求往往会存在很大的差别。久而久之,这就会导致大量的电能浪费。只要能够确保使用适合于特定任务的水泵,就能够轻松避免这样的浪费。如果每个单位改用高能效水泵系统,将能够节省下4%的全球电能耗。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中节能工程技术研究院总工程师许泓在“直面能源挑战”研讨会上表示,“泵和泵系统在节能环节中不可忽视,据我国权威机构统计约20%的电能被各类泵产品所消耗,约有30%的节能潜力,如果对泵或泵系统进行改造,通常能达到节能率20%-30%,投资回收期小于3年。泵组和泵系统高耗能的原因众多,包括设计参数与实际系统不匹配、多年运行磨损导致效率下降、用户需求变化导致泵组严重偏离高效运行范围以及大多老旧泵组和系统采用工频定速运转,人工手动调控,不仅耗费大量能耗,运行管理成本也高。” 刘鸿聪表示,对于全球泵制造商集团而言,这次参展第三届中国国际绿色创新技术产品展,更主要的是希望在接下来的五到十年瞄准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节能商机,将高效、智能化的创新产品应用其中,为节能减排和提质增效做出一份贡献。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水科技研发中心主任李胜海在“节能在水泵运行中大有文章可做”一文中曾表示,根据住建部2012年《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和“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已有98%的设市城市和78%的县建成投运城镇污水处理厂3340座,总处理能力达到1.42亿立方米/日;城市污水处理率约为84.9%,城市污水处理量达到348亿立方米,管网总长大约37万公里;供水综合能力约1.58亿立方米/日,水厂总数1768个,管网总长约43万公里等。按水处理需电耗0.28度/立方米、其中水泵在此占有三分之一的能耗计,另外供排水(含雨水)还需输送,加上泵站这是一个不小的数据,它对能耗年可节约数亿元以上。 目前我国在泵使用效率方面的统计显示:农业不足40%、工业在75%左右、城市供排水的泵效率不足75%。 刘鸿聪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他理解的中国城镇化有两个方向: 一是农村一些偏远的地方发展成一些小城镇;另一个方向是一些大的城市变成巨型的城市。 对于中国来说,大量偏远农村发展成小城镇和小城市,这一方面发展迅速,格兰富十分关注这个市场,比如目前已经在重庆成立了一个公司,希望更贴近中西部地区,为这个地区的广阔市场提供一些适合这些小城镇发展的一些简单的解决方案。 另一个巨大的节能商机表现在大城市发展成巨型城市的进程中,因为在超大城市的扩张中,需要将清洁的用水输送到千家万户,这是一个挑战;同时又需要将城市的污水收集处理好,这是巨型城市面临的另一个巨大挑战。企业要做的就是寻找到一种具体的解决方案,在节能、节水和减少渗漏等方面来解决千家万户的稳定的水压与供水,并在这一过程中节省大量的能源。事实上,在使用高效能泵的过程中,其节能的效果与投资回报率都相当可观。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中国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科学合理地选择使用高效能泵能为中国节省巨大的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