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作品 办公建筑 查看内容

办公室改造项目

2013-11-27 13:03|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199| 评论: 0

简介:项目名称:办公室改造项目 地点:中国,浙江 建筑师:戴璞 设计方:大章建筑事务所 设计团队:戴璞,罗雅琴,王田田 面积:室内640㎡,室外147㎡ 功能:办公,值班,休闲,储藏等 设计时间:201 ...
项目名称:办公室改造项目
地点:中国,浙江
建筑师:戴璞
设计方:大章建筑事务所
设计团队:戴璞,罗雅琴,王田田
面积:室内640㎡,室外147㎡
功能:办公,值班,休闲,储藏等
设计时间:2012年06月-2012年09月
建造时间:2012年09月-2013年06月
摄影师:夏至
该办公室内装设计项目位于中国浙江省,虽然基地拥有良好的室外自然景观条件,但原有建筑内部阴暗压抑:已有结构的1层层高3.3m,梁下高度2.6m, 空间比例相对低矮;2层空间的高度具有优势,但1,2层的联系较弱,原有建筑的双层特点也并没有展现出来。
因此设计一开始考虑的是如何让上下层联系起来,不只是在空间上,也是在未来使用者的心理感知层面上。让楼上和楼下的人都能感觉另一部分成员的存在,营造出团队感。在氛围上希望营造出完全开放,具有空气感的流动空间。不止是单层平面的流动,还是上下层之间的流动感。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做了大量的尝试。Mies的德国馆以及Morandi的绘画提供了一些突破。虽然Mies的作品具有二维的局限性,但在考虑三维层面的突破时,Morandi的绘画操作手法是很好的学习对象。在他晚期的作品里,主体和背景的形体关系以及色彩关系都趋于同化,简单化,一些画作的形体边界和背景融为一体。
如果我们把空间里的家具看成物体(object),把墙体,楼梯等结构看成背景(canvas),通过让家具(object)和结构(canvas)同化,连接,与人的身体最易发生关系的家具就会把这种流动感传递给人体。楼上的空间因为结构和家具的同化,也与楼下联系在一起。
最后为了暗示空间的概念和氛围,特意摹写了几张Morandi的画作放在几个特殊的位置。
整个方案在空间划分上没有新建任何常见的隔断墙,而是采用轻质的家具格柜配合半透明的1cm厚阳光板组成新的空间划分体系。家具和楼梯,扶手,吧台等共同组成一个隔断系统。
由于采取预制的隔断体系,可以减少现场作业的人工成本和返工成本,也减少了湿作业,节省工期。把项目完成度的重要部分放到拥有现代化加工设备的工厂。在中国现场施工精度相对落后粗糙的当下,这不失为一个解决办法。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