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房并轨”模式:在实践积累中蓄势待发
摘要: $(document).ready(function(){ $('.newContent img').attr('alt',"“三房并轨”模式:在实践积累中蓄势待发"); }); 继郑州、上海、合肥、石家庄等多个城市开展公租房并轨试点以来,烟台也于近 ...
继郑州、上海、合肥、石家庄等多个城市开展公租房并轨试点以来,烟台也于近日提出拟明年试点“三房并轨”,并率先试水经适房和廉租房并轨。一时间,有关“三房并轨”的设想再一次被热议。 近几年,由于乱象频出,取消经适房的呼声不绝于耳。相比经适房,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公租房更能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三房并轨”的方式越来越受到追捧。 各地相继试点 最早提出“三房并轨”的是江西,其也是全国首个正式宣布停建经适房的省份。 2012年1月5日,江西省住建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从2012年起停止新建经适房和限价房,廉租房、经适房与公租房保障对象被统一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同时,公租房的申请条件将不受户籍限制。 2012年4月,石家庄市政府第六十四次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努力承担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的试点建设任务。 今年全国“两会”开幕不久,郑州宣布实施保障房“三房并轨”,即廉租房、经适房、公租房合并为公租房,“三房并轨”也因此在国内掀起热潮。 5月,有媒体报道称,合肥市房地产管理局住房保障处相关负责人透露,合肥正出台方案将廉租房和公租房并轨,实行差别化管理,统筹使用,计划今年先试点。 10月31日,陕西省政府召开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第三季度点评电视电话会,会上传出了第四季度陕西保障性住房将试点运行廉租房和公租房并轨管理的消息。 自下而上倒逼政府出新规 近几年,经适房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社会上提出取消经适房的呼声不绝于耳。 上述城市试行的“三房并轨”多是廉租房和经适房向公租房靠拢,不少地方政府自发跟进,这也证明过去经适房的政策不太适合目前的国情。 经济学家陶永谊认为,与经适房、限价房相比,公租房更能调动多方的积极性。他表示,按照正常规定,经适房需要的土地不能收取土地出让金,这打击了地方政府投入资源建设经适房的积极性,其建设目标往往大打折扣。 同时,他还提到,“三房并轨”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公租房可以统一规划和管理,比较容易操作,限价房、经适房并不适合大多数低收入人群。另外,经适房、廉租房并入公租房,还可以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利益。 “三房并轨”使多方受益 陶永谊讲道,公租房产权握在政府手中,无论租或售,都是有回报的。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公租房不涉及土地出让金、税费等,只涉及建安成本。一般普通楼房的建安成本是1500元/平方米,高层最高也不过2000元/平方米。如果50平方米的小户型月租金是600元/平方米的话,按照投入产出比来算,假定投入都是国家发债的方式,那建成以后租金收入足以抵消发债利息。 另外,公租房募集资金的渠道也很多,除了发债以外,还可以采用信托的方式调动社会资金,在一定年限之后卖掉公租房,用这个资金还本付息也是可行的。同时,政府手里还能握有优质资产,这样可以兼顾各方面利益,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政府发债、信托募集资金并不是公租房建设资金的全部来源。陶永谊称,政府还可以将公租房的指标分解到大的公司、学校等,这也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不论是对公租房的建设还是管理都有一定好处。 这样的方式江西已有尝试。据悉,南昌公租房建设以政府统建为主,鼓励企业、高校等专业机构参与,南昌将有十余所院校、多家企业利用自有土地和自有资金建设公租房。 住房是当前老百姓的主要需求,对其生活品质有实质性改变。要想实现中低收入人群“居者有其所”的目标,需要公租房的量也较大,因此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 陶永谊讲道,这还需要中央统筹规划,各个地方协调,做好顶层设计,平衡各方面利益,保证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