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北京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岁末北京抢地战 国企成主角

2013-11-19 13:47|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742| 评论: 0|来自: 网络

摘要: $(document).ready(function(){ $('.newContent img').attr('alt',"岁末北京抢地战 国企成主角"); }); 岁末北京抢地战 国企成主角   尽管已经入冬,但北京土地市场丝毫没有降温的迹象。 ...


岁末北京抢地战 国企成主角

  尽管已经入冬,但北京土地市场丝毫没有降温的迹象。随着包含自住型商品房地块的供应放量,国企成了岁末抢地主力军。

  11月11日,大兴孙村两宗地块拍卖,最终华远地产击退了近15家房企,艰难以12.1亿元,加配建9.2万平方米自住型商品房和4.46万平方米限价房的条件获得B-17地块。首创集团则以10.2亿元拿下相邻地块。

  不过,再一次经历“面粉贵过面包”,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在微博上感慨,“被逼无奈上梁山。”当然,从今年来的北京土地市场表现来看,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能在北京斩获土地的并非易事,更多开发商只能是游戏的参与者,国企的频频出手让它们非常羡慕。

  国企进入补仓期

  从近期和今年的表现来看,央企、国企的身影贯穿北京土地市场,对于它们来讲,手握重金是一方面,缺地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以说,资金相对紧张的年底对它们来说,显然个好机会。因此,最近上演的国企抢自住型商品房用地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

  首创和华远,总部都在北京,但并没有因此获得更多土地。从拿地数据来看,近几年来,首创在北京布局的区域主要在房山区和丰台区。而在国内其他城市的布局则比较多,江苏、海南都能看到首创的动作。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认为,首创在三年楼市调控时期,在拿地方面施展了较好的区域转移战术。2011年至2012年,首创重点布局二三线城市,包括镇江、青岛、昆山等城市。而到了2013年,就开始在重点一二线城市布局,包括北京、天津和重庆。尤其在其大本营北京市场中,拿地动作更是呈现了“从蛰伏到爆发”的转变。

  此外,北京目前面临住房库存不足的尴尬,对此首创看到了市场未来的机遇。目前正加紧在香港市场买壳,这是未来融资扩张的典型表现。在未来融资实力增强的基础上,加紧补仓迎合市场需求是扩张战略的具体表现。不过,记者并未从首创方面得到此次拿地的缘由。

  对于华远来讲,也同样面临在北京缺地尴尬。此次,华远摘得大兴孙村地块跟去年年底抢夺通州地块相似,并且是面粉贵过了面包。对此,任志强只是表示是无奈之举。

  不过,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至于面粉是否贵过了面包,这要看企业的接受程度,因为各个企业间的成本控制能力、融资能力不尽相同,企业拿到地,必然就能承受这个地价成本。”

  抢地战一触即发

  在北京有地也就意味着有项目可以销售,避免了只是看客的窘境。据记者了解,在北京有拿地计划的房企数量巨大,但多数很难拿到。此外,从北京供地的特点来看,含有自住型商品房的地块明显在增多,房企新一轮厮杀不可避免。

  亚豪机构总监郭毅认为,房企扎堆一线城市的原因还在于一线城市市场需求旺盛,促使近两年来房企的主战场由二三线城市回流一线城市,加剧了一线城市土地市场竞争。而北京年末推出的自住型商品房新政,以及与之配套的今明两年计划推出7万套自住型商品房用地,令住宅用地的出让规则有所改变,在达到竞价上限后转而竞建自住型商品房。

  此外,为了在北京生存、发展,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要遵从北京的调控要求,因此积极参与土地市场竞争并竞建保障房势在必行。其中国企表现更为活跃,这主要是受到北京土地市场火热,竞争激烈,一些中小型房企受到资金实力的制约早已无力在北京拿地,北京土地市场基本被大型的国企、央企所垄断。

  看到目前北京土地市场上演的岁末国企抢地行情,一位上半年在北京有过拿地的房企人士表示,“只能说地还是应该早买,现在不是越来越贵了,抢的企业越来越多吗?更何况现在都是国企。”此外,据记者从有关渠道了解到,明年北京土地市场将延续今年年底的供地格局,也就是大幅提升自住型商品房用地的数量,不过具体的占比有关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分歧。相关人士表示,自住型商品房用地如果过多,将会挤占正常的商品房供给,导致供需再度失衡。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