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上海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创新吸金 企业抢滩上海自贸区

2013-11-17 15:34|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649| 评论: 0|来自: 网络

摘要: $(document).ready(function(){ $('.newContent img').attr('alt',"创新吸金 企业抢滩上海自贸区"); });   自9月29日正式挂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下称上海自贸区)已满月。截至10月28日 ...

  自9月29日正式挂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下称上海自贸区)已“满月”。截至10月28日,除首批25家获证企业外,上海自贸区共有208家新设企业获颁证照。这是记者10月30日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吹风会上获得的消息。

  据记者了解,10月1日—28日,上海自贸区获颁证照的企业较去年同期增长了近4倍。是什么吸引企业纷纷抢滩上海自贸区?

  “上海自贸区不断推出的各项创新模式,让企业看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看到了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美好未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隆国强在吹风会上说。

  政策创新

  利好企业细则将陆续出台

  自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上海自贸区以来,各项试点和改革措施已经陆续公布。

  8月底,上海出台42条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结合上海自贸区建设的要求,争取先行先试,使创新方面的相关部署在上海最先落地;

  9月中旬,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试验区总体方案》,营造有利于各类企业和投资者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

  9月底,财政部出台7项税收政策,为入驻上海自贸区的企业提供金融优惠;

  随后,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又分别推出多项政策支持企业在上海自贸区开展各项相关业务……

  随着制度的进一步推进,未来,在这块“试验田”上,还将有更多开放和创新政策陆续落地。“政策设计应保持其权威性和稳定性,因此要在深入思考、系统设计的基础上,成熟一项,推动一项。”隆国强建言。

  上海市长杨雄也曾在公开场合表示,目前,上海自贸区基本的运行制度创新框架已经建立起来,一些具体的开放措施正在陆续公布。

  金融创新

  企业有望分期缴纳所得税

  上海自贸区将在税收政策方面以何种形式为企业提供便利,已成为进驻企业关注的焦点。

  有分析称,上海自贸区税收优惠政策将呈现两大亮点,即资产评估增值分期缴纳所得税和股权激励分期缴纳所得税。

  “上海自贸区实施资产评估增值分期缴纳所得税和股权激励分期缴纳所得税,不是没有可能。”方正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汤云飞日前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分析。如果实施这两项优惠政策,对国内企业来说,将会得到非常大的实惠。

  汤云飞称,分期缴纳所得税对于园区内的上市公司,尤其是房地产开发公司来说,优势更为明显。分期缴纳所得税不仅能让这些企业的资产得到增值,还能减轻其现金流的负担。此举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民营企业的诱惑力更大。

  但是,在“试验田”推动金融创新,必定会有规避不了的风险。所以,下一步,我国还需要建立必要的风险干预机制。

  形式创新

  企业“法无禁止即可为”

  9月30日,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正式公布。负面清单是定出一个投资领域的“黑名单”,在这个名单之外,企业“法无禁止即可为”。

  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常务理事何伟文表示,制定负面清单这种形式上的创新,将大大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在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中,涉及建筑业的包括:投资支线铁路、地方铁路及其桥梁、隧道、轮渡和站场设施的建设、经营,需合资、合作;投资铁路干线路网的建设、经营,需中方控股;投资高速铁路、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基础设施综合维修的,需中方控股;投资城市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的建设、经营,需中方控股。

  另外,涉及房地产业的措施包括:限制投资土地成片开发(限于合资、合作),限制投资高档宾馆、高档写字楼、国际会展中心及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经营,禁止投资别墅的建设、经营,限制投资房地产二级市场交易及房地产中介或经纪公司。

  在当天的吹风会上,隆国强多次强调“创新”一词。他说:“上海自贸区肩负着艰巨的制度创新任务。”显然,在创新的大环境下,上海自贸区将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打造中国升级版。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