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电气 查看内容

北京热电企业“煤改气”纪实

2013-11-14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89| 评论: 0

摘要: 摘要: 这周一,是个大晴天。德外小营西路科力源热电公司大院里,百十号工人,趁着工作间隙,在湛蓝的天空下轮流合影。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一个背景——曾经的地标、如今已被拆除了半截的燃煤 锅炉 烟囱。 ...

摘要:这周一,是个大晴天。德外小营西路科力源热电公司大院里,百十号工人,趁着工作间隙,在湛蓝的天空下轮流合影。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一个背景——曾经的地标、如今已被拆除了半截的燃煤锅炉烟囱。

 

 

在燃气锅炉的监控电脑前,老张抓紧时间向锅炉生产厂家的工作人员讨教。
锅炉操作系统全部更新,他和工友们要在试运行的几天时间内熟练驾驭这些新伙伴。

 

虽然通过电脑可以直接监控锅炉的工作状况,
但到车间里直接检查锅炉仪表早已成为老张多年的工作习惯。

  燃气锅炉的操作盘上仅需点击触摸屏和几个按钮就可完成操作。
  这些改变使老张和班组工友们的工作轻松了许多。

 

  “我们既是和这个相伴近30年的烟囱合影留念,又是向一个时代告别。”进厂27年的锅炉运行部副部长张卫东,干了半辈子锅炉工,这座大烟囱就是他眼瞅着建起来的。
  和一个什么时代告别?老张没有说,抿了抿嘴,拉上记者走进了熟得不能再熟的供热锅炉车间。
  供热锅炉车间二楼,轰鸣声依旧,只是原来安卧了30年的5台35蒸吨的燃煤锅炉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10台并列安装的钢壳天然气锅炉。“每台锅炉20蒸吨,一共13台,供热能力比原来大一倍!”
  “13台?这里只有10台锅炉啊!”张卫东指了指锅炉控制室的南侧,记者才看到,原来发电汽轮机的位置已经换上了3台20蒸吨的天然气供热锅炉。
  走出控制室,张卫东和同样是科力源“老人儿”的同事康崇江一起,逐个检查锅炉状态。“烧了20多年燃煤锅炉,突然摆弄这燃气炉子,还真有点儿不适应。”康崇江剃了个光头,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不少,可作业时的认真劲儿,绝对是老工人范儿。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