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规划 查看内容

青岛:即墨千年古城规划图出炉:4700户居民拆迁

2013-11-5 10:08|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804| 评论: 0

简介:即墨古城片区改造工程又有喜讯传来:具有千年历史的古城改造初步效果图新鲜出炉,返璞归真的古代建筑设计,成为市民热议话题。古城改造将以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即墨老县衙为中心,建设一座古香古色的 千年古城,改造 ...






即墨古城片区改造工程又有喜讯传来:具有千年历史的古城改造初步效果图新鲜出炉,返璞归真的古代建筑设计,成为市民热议话题。古城改造将以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即墨老县衙为中心,建设一座古香古色的 千年古城,改造范围内60多处百年古建筑被划为保护区保留。改造后,即墨 将恢复千年商都的模样。目前在古城区居住的4700多户居民已经开始抓阄分新居。

古城规划图引关注

“这就是将要建成的古城区模样,这上面的街道和建筑,和古代的一模一样,到时候即墨就会成为青岛北大门最大的古城风景区了。”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即墨中山街与东关街交界处的即墨古城片区改造工程指挥部,刚出炉的 古城初步规划效果图摆在大院内,供市民观赏并提建议。一幅幅带有古典韵 味的效果图,一下子将即墨这座古城又带回了千年之前。记者注意到,古城 设计效果图上有古街牌坊、古代小酒楼、茶楼,还有古城楼、商铺、钱庄等 。

“这只是古城初步的规划效果图,将来也许会根据新的情况对规划进行修改。” 指挥部工作人员说,初步规划图刚一亮相就吸引了众多居民的目光,大家都非常期待即墨古城能快点建成。据介绍,古城核心区以保存完整的即墨老县 衙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形成一个占地约400亩的古城区。

记者了解到,在古城改造中,即墨将依据大量的古城老照片和历史记载等史 料,按照原来的古城模样进行建设。具体的规划及效果图将会统一发布,整个建设的周期预计为3年。

居民抓阄分新居

除了古城核心区建设外,在这里居住的4700多户居民将全部回迁搬进新楼。 据介绍,涉及古城区改造的居民区将设计建设专门的回迁居民安置区,从上 周开始,居民分房抓阄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原来的即墨中山街众多商铺已被 拆掉。

“今天抓阄分房,心情格外高兴。”古城片区居民杨先生告诉记者,此前他一直 住在破旧的平房里,盼着住上楼房已经盼了40多年了,现在心里非常兴奋。 据悉,6个安置区的抓阄工作将持续12天,整个抓阄过程完全公开,专门邀请 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界代表共同监督。

60多处古建筑将保留

据介绍,即墨有六七千年的人类文明史,有2500多年的城市发展史,有1400 多年的建城史,有600多年的海防史,更有自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延续下来的商 业发展史,文化底蕴极其深厚。记者在拆迁区域内看到,古城区有不少房子 都是古香古色,上面还有很多精美的雕刻,砖瓦虽然历经多年风雨的洗礼, 但是仍然保存完好。

记者注意到,在拆迁现场,许多古建筑上都写着很大的“保护区”三个字。据古 城片区拆迁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古城在拆迁时不会简单地用推土机一推完事 ,对于需要保护的地方,会用手工一点点拆迁,对有价值的砖雕瓦将会有选 择地统一编号,再用于古城重建,保证古城原貌。即墨文化部门和博物馆的 工作人员会跟随指导,以防止破坏有价值的文物。此外,禁止任何个人和单 位在古城拆迁中擅自拿走或破坏文物,包括古城的一砖一瓦。另外,古城改 造工作中,他们还将60多处具有古建筑风格的老式建筑完整保护起来。据即 墨博物馆专家介绍,这些古建筑最古老的算是具有1400多年历史的即墨老县 衙。另外,像清代的五福巷等百年古建筑,也将得到很好地保护。

古城千年历史将“进城”

记者了解到,即墨历史悠久,自隋朝建即墨城,历经明清的发展、民国时期 的变迁,具有1400多年历史,孕育了一座具有众多古建筑和丰厚文化底蕴的 历史古城,具有很高的旅游文化价值和商业开发价值,也必将成为未来即墨 城市发展一笔宝贵的财富。

古城区改造前,即墨进行了一次较大范围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普查,内容主 要包括历史演变、建筑分布、历史人物、民俗文化、经济兴衰、实物征集六 个方面,其中,历史演变包括古城区的四至、规模、整体布局情况、老街规 模、历史传承、隶属关系等内容。建筑分布包括古城区以前古建筑的规模、 整体布局、建筑工艺、建筑结构、建筑特点、建筑匾额、楹联、附属物、标志性建筑包括县衙、古牌坊数量及规模、老胡同、庙宇、作坊、商铺、教育 、教堂等;现存古建筑的规模、数量、分布、权属;现在古城区的建筑情况 。历史人物方面包括即墨县令及其传说故事;与古城有关的名人及其家族变迁。而这些人文历史史料,都将纳入古城规划建设中,并编辑古城历史文化 书籍,制作古城三维动画,展现古城历史演变。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