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要闻 查看内容

苏州“船屋”拷问古建筑保护

2013-11-3 10:42|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766| 评论: 0 |原作者: 时空编辑 |来自: 网络

简介:  “船屋”坐落在一座有200年历史的老宅子里。在平江路钮家巷33号,记者走进这座庭院深深的老宅。老宅面积 700多平方米,建于清朝嘉庆年间,至今还保存着完好的雕花门窗、木质地板。老宅内一幢形状宛如一艘船的屋 ...
  “船屋”坐落在一座有200年历史的老宅子里。在平江路钮家巷33号,记者走进这座庭院深深的老宅。老宅面积 700多平方米,建于清朝嘉庆年间,至今还保存着完好的雕花门窗、木质地板。老宅内一幢形状宛如一艘船的屋子,就是“ 船屋”了。由于历史价值高,苏州文管会给老宅挂上了编号147号的“控制保护古建筑”牌。住在宅子里的方家人介绍,在 “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项目”启动后,他们很担心船屋和老宅的命运,担心住了多年的老屋子被拆除。

  据了解,平江区是苏州古建筑最集中的历史街区,平江路两侧延伸开去,就有四五十家挂牌的“控制保护古建筑”,占了整个苏州200家挂牌古建筑的四分之一。而刚刚启动的“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项目”,涉及到的400多户人家中,包括纽家巷33号在内,有40余户人家是居住在这些市“控保古建筑”中的。在平江区动迁办的通知中,这些居民必须在4月份之前全部搬离。

  平江区政府的张先生向记者解释说,平江路的古建筑,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但是从目前情况看,这些古建筑大多严重毁损,有的已成了墙壁塌落的危房。而且一些房屋住户流动性大,防火意识和防火设施都很差,对于全部是木结构的老宅来说,很可能是毁灭性的灾难。为此政府需要有计划地统一修缮这些古建筑。张先生说,政府将按照有关条例给予外迁户货币补偿,动迁户还能凭借产权证购买到便宜的定销商品房。而平江区政府会尽量修缮恢复原有街区风貌,并挖掘其中的文化价值,以展览和旅游的形式,将这些宝贵遗产展示给世人。

  政府为了保护古建筑而大幅度动迁,出发点无可厚非,但是否动辄就要靠政府来动迁修缮古建筑呢?吴都学会秘书长王仁宇认为,保留一部分居民居住在老宅中,对挖掘古建筑的文化价值更有帮助。苏州遗产保护专家沈先生说,去年,苏州出台了古建筑买卖条例,鼓励民间力量保护古建筑;但私人保护古建筑状况差的新闻却又常常出现。其中的矛盾如何调和引人思考。他说,透过“船屋”事件可以看到,苏州有很多世世代代居住在古建筑里的居民,像住在平江路钮家巷33号里的方家人,对古宅保护得也很好。政府完全可以把古建筑出租给有实力有素质的私人,依靠他们的力量保护古宅。最关键的是苏州应该成立一个权威机构来科学鉴定私人住宅的价值,以完善古建筑交易体系。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