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古建文化 古建通鉴 查看内容

徽州古宅-荫馀堂的“移民”之路

2013-10-31 18:56|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187| 评论: 0

摘要:   一座有200年历史的徽派古院落,费时六年,从安徽黄村远隔重洋一砖一瓦入驻美国海边小城塞莱姆,它原本即将凋萎的生命重新张扬了起来。透过这条“时光隧道”,人们看到了当年的格子花窗、雕花大床、麻将和家谱, ...

  一座有200年历史的徽派古院落,费时六年,从安徽黄村远隔重洋一砖一瓦入驻美国海边小城塞莱姆,它原本即将凋萎的生命重新张扬了起来。透过这条“时光隧道”,人们看到了当年的格子花窗、雕花大床、麻将和家谱,走近了一个中国家族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印迹。

  皖南地区以徽派古建筑而闻名,有数不尽的老街、老宅、书院、宗祠、古塔、牌坊群、名人故居。位于安徽最南端的休宁,有个偏远村庄叫黄村,风景秀丽,徽派建筑错落有致,但与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宏村、西递比起来,名头并不响亮。

  距离黄村1万多公里,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东北部,有个海边小城叫塞莱姆(Salem),是一座有370年历史的名城,也是著名的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PeabodyEssexMuseum)的所在地。这座博物馆建于1799年,是美国连续开放时间最久的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也不过初建于1870年),以馆藏丰富的国际性艺术品、特别是亚洲艺术品而著称。这间博物馆里珍藏了一座被视为地标的“中国房子”——建于清朝中期的徽派建筑荫馀堂,是从休宁的黄村整体搬来、异地重建的,前后一共花费了6年时间,投入的人力、物力均难以想象。

  一个是中国乡村的清代老宅,一个是美国港口城市古老的博物馆,两处地方为何会发生联系?相隔千山万水,又如何搬迁?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