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活动 建筑展览 查看内容

第13次中国建筑技术学科学术研讨会

2013-10-31 18:46|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47| 评论: 0

摘要:   2010年9月24-26日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召开“第13次全国建筑技术学科学术研讨会”。本次大会的目的在于反映中国建筑技术科学的现状,探究建筑技术科学与建筑学一级学科中的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等其他二级学科互相促进 ...

  2010年9月24-26日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召开“第13次全国建筑技术学科学术研讨会”。本次大会的目的在于反映中国建筑技术科学的现状,探究建筑技术科学与建筑学一级学科中的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等其他二级学科互相促进、互相支持的关系,并深入研究中国建筑技术科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以下为第13次全国建筑技术学科学术研讨会现场实录:

  主持人:各位嘉宾,第十三次全国建筑技术学科学术研讨会现在开始,首先由我荣幸的介绍一下我们本次会议邀请的嘉宾。首先我介绍一下北京院的执行总建筑师建筑师分会理事长,邵韦平先生,本次为了保证研讨会的学术水平,特别邀请的华南理工大学的吴硕贤教授、科学院院士,还有英国剑桥大学的alan short教授,我们还邀请了两位国内嘉宾,一位是华南立功常务副院长孙一民老师。首先请邵韦平理事长给大家致一个欢迎辞!

  邵韦平: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尊敬的朱文一(博客)院长早上好,首先我今天很荣幸受这次论坛的邀请来出席这样一个开幕式,我谨代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以及我本人所在的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对本次论坛以及第十三次全国建筑技术学科学术研讨会的代表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

  我们知道,建筑技术应该说是我们建筑学这个领域很重要的学科,前一段时间我也看到由吴院士主持的一个中国工程院士对国务院的一个有关的加强建筑技术科学学科这样一个报告,报告中提到专门对建筑技术的重要性提出了几方面的结论,提出了三个作用,我认为都是很重要的。在建设可持续的城市,建筑过程中建筑技术起到很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建筑技术对建设一个健康、可持续的人居环境以及高品质建筑质量,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另外建筑技术也是对打造一个建筑的特殊的功能,比如说我们在声学等方面,建筑技术都有很重要的功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这样一个论坛,作为来自一线的建筑师,我认为这样的活动十分有意义。总的来说我们认为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中国建筑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建筑创造特别是中外交流方面,中国建筑业同行对建筑技术有了新的认识,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总体来说,我们认为建筑技术在中国基础还比较薄弱,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说我们现在中国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建筑系统,因此使得我们设计创造方面有很多捉襟见肘的地方,笔触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所以建筑控制方面有很多薄弱环节等等问题我想都有赖于我们从事建筑技术方面的同行们长期的不断努力因此我在这里对今天的论坛,对我们将要展开的有关建筑品质、低碳、可持续发展、建筑教育方面的所有议题表示浓厚的兴趣,在此预祝今天论坛取得圆满的成果。现在正直是清华百年校庆之际,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为校庆添上浓厚的一笔,预祝大会圆满成功,谢谢各位。

  主持人:感谢邵韦平先生的致辞,下面我们请本次大会的东道主朱文一院长讲话。

  朱文一:第十三次全国建筑技术学科学术研讨会今天在清华大学召开,欢迎各位代表光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刚才邵韦平先生说的一样,建筑技术发展发展已经日新月异,我本人不是搞建筑技术的,但都是在建筑设计这个领域里,所以我个人也感受到当今世界建筑和技术的关系上升到了或者发展到了一个新的类型,建筑与技术自古以来关系密切。今天上升到了新的阶段,我们生活在一个被技术包围的社会和时代,所以前两天中秋节,我利用假期连续两天看了《盗梦空间》,那个是虚构的故事,但可以看到建筑师的领域跟技术的关系可以发展到叫铸梦建筑师,或者潜意识建筑师,现在西方领域以实体建筑盖的差不多了,开始琢磨通过技术的手段建设梦里的建筑,那个导演为我们展示了强大的技术背景里的建筑和城市是什么样子的。事实上盗梦空间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票房通过了3亿。这么专业的片子在中国的票房短短20天突破3亿,这说明建筑与技术的关系,通过各种渠道正在社会里普及。我们知道更多的是网络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在建筑师已经可以说离不开技术,尤其是新的技术。原来我们知道技术是推动建筑发展的推动力,现在我们可能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

  昨天我也问了一下,中国建筑学会一共28年的历史,已经召开了十余次这个会,一直到今天更有现实意义和对未来的中国的建筑技术的发展应该是有深远的影响。这是我对建筑技术的此前的理解。借这次会议我作为会议承办单位代表发言,所以我也说两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从1946年建立,到今年是64年时间,经历了1988年从建筑系转为建筑学院,下设建筑系和城市规划系。2010年清华大学的热能系并入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建筑技术学科合并成立了了建筑技术科学系,2010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细、城市规划系、建筑技术科学系,03年我们成立了景观学系,所以我们现在有四系。现在学生有1100人,这样的规模在中国的高等院校,建筑院校里应该属于中等偏上。大体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目前是处在国内领先,我们的清华百年校庆是明年4月份,现在我们已经处在了百年校庆年里,所以有一系列的实际从上学期开始到明年7月份,15个月是青花百年校庆年。我也相信第十三次全国建筑技术学科学术研讨会这样的专业性的盛会,汇聚全国建筑技术专家的盛会,会为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添彩,再次衷心的感谢各位代表尤其是来自海外的光临我们的会场,谢谢!

  主持人:谢谢朱院长,下面我们开始我们的第二部分,主旨报告部分,首先有请吴硕贤先生为我们做报告,题目是“推动绿色建筑,促进节能减排,改善人居环境”。

  吴硕贤: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各位同学,非常高兴回到母校参加这个建筑技术研讨会,有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绿色建筑的一些想法。

  我想我首先还是从奥巴马的经济振兴计划谈起,2009年1月25号,白宫发布《经济振兴计划进度报告》,强调今年内对200万所美国住宅和75%的联邦建筑进行翻新,提高节能水平。戈尔也发表了变革的大气候正在形成的文章,提出了动员全国力量大规模改进建筑物的隔热性能。最近美国两家机构,美国进步研究中心和能源未来联盟制定了一个政策报告,提出建筑物用电已经占到全美用电量的70%,温室气体排放占40%。另外建议美国节能战略包括改造现有建筑,建议全美发起大规模的改建活动。克林顿基金会也宣布通过全球最大的几家银行提出50亿美元改造建筑物。除此之外、法国、英国、德国都把建筑节能推进绿色建筑作为建筑的总的方向。因此,推行绿色建筑是世界建筑业的总的趋势。

  第二方面谈一下绿色建筑的几个要点,它的评价体系归纳成生态节能、减废等方面。第一是绿化,在固定二氧化碳方面绿化是最关键的作用,森林中每立方米木材固定0.95吨二氧化碳,大小乔木灌木的二氧化碳固定量最大,一平方米固定1200公斤,以草花花圃为最低,20公斤。另外我们国家的绿化跟国际先进水平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例如根据全国绿化委员会发布的2008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2008年我国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只有8.98平方米,这跟联合国发展规划署提出人均60平方米的绿地世界平均水平相差甚远。绿化除了增加绿地,还要强调立体绿化。第二要点是关于节水和保水,目前我国人均水资源短缺非常严重,人均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的30%,为美国的1/5,加拿大的1/10。另外我们国家有18个省自治区人均水资源量低于联合国审议的人均占有量2000立方米的标准,有400多座城市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推行绿色建筑主要是改善节水和水资源保护。过去我国城市规划和建筑不注重节水房屋,使大量的地面不透水,丧失了很多城市的池塘。平常严重缺水,发大水又会发生洪涝灾害。所以推行绿色建筑和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实现节水房屋型社会。

  第二要点是关于节水和保水,目前我国人均水资源短缺非常严重,人均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的30%,为美国的1/5,加拿大的1/10。另外我们国家有18个省自治区人均水资源量低于联合国审议的人均占有量2000立方米的标准,有400多座城市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推行绿色建筑主要是改善节水和水资源保护。过去我国城市规划和建筑不注重节水房屋,使大量的地面不透水,丧失了很多城市的池塘。平常严重缺水,发大水又会发生洪涝灾害。所以推行绿色建筑和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实现节水房屋型社会。积极研究开发高效的节水成效取水用水耗水系统。比如生活方式,淋浴方式每人每次用水70升,泡澡方式是150升,节水潜力非常大。

  第三个是建筑节能,我国的建筑运行能耗已经占到总能耗的28%,一栋良好的建筑和不节能的建筑相比,空调能耗相差4到5倍之多。其他工业取得10%的节能效果要做很大的技术创新,但建筑只要设计合理可以取得50%到60%的节能效果,建筑是百年大计,持续效果非常大。另外新增的能源跟节能,比如一兆瓦的电力,节能的消耗的经济要比新增能源要降低4倍。所以节能比新增能源更接近。建筑节能应该关注公共建筑、住宅建筑节能两方面,它们有很大的不同,公共建筑室内环境要求比较高,空调设备和系统可选性大,系统设计也比较复杂,同时照明能耗也大,所以节能效果跟空调、照明性关系很大。因此如果合理的配置空调和照明系统,提高系统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居住建筑空调、采暖形式比较单一,运行情况比较简单,因此居住建筑的节能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等这些是重点。我国公共建筑面积45亿平方米,过去建筑设计过程中比较强调形式艺术,不注重节能和内在功能品质,使得大量的公共建筑成为浪费能源的样板,也没有跟当地的气候相结合,造成千层一面的原因。在建筑设计节能应该跟气候、地区有很大的关系,比如亚热带地区建筑遮阳、防晒非常重要,采取合理的墙壁。推广绿色建筑照明也是非常的意义重大,包括推广led灯等等。

  第四关于二氧化碳减量和废弃物减量,建筑物一砖一瓦都是能源和资源的固化物,生产制造过程中无不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局统计生产一公斤的水泥会排放0.4到0.8公斤的二氧化碳。建筑物资源的利用率占50%,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也是占了50%,所以建筑物节材对减少废弃物排放意义很大。首先要重视建筑物的耐久性设计,

  第五关于室内环境,包括两方面,一个是室内空气品质一个是物理环境,包括声、光、热的环境。我们在研究环境问题的时候,比较重视户外环境,实际上室内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