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论文 行业视点 查看内容

城市需要什么样的“面子”

2013-10-31 18:14|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63| 评论: 0

摘要:   近年来,各地竞相上马形象工程,先有苏州的秋裤楼,再到抚顺的生命之环,而在武汉等城市,豪华公厕也成为城市的面子。与此同时,有城市围住绿化带石凳不让旅客休息,有城市曝出流浪人员冻病而死在桥下。我们不禁 ...

  近年来,各地竞相上马形象工程,先有苏州的“秋裤楼”,再到抚顺的“生命之环”,而在武汉等城市,豪华公厕也成为城市的“面子”。与此同时,有城市围住绿化带“石凳”不让旅客休息,有城市曝出流浪人员冻病而死在桥下。我们不禁要问,城市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面子”?

  无须讳言,作为软实力的重要部分,城市形象很重要,外可提升美誉度,内能加强认同度。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注意并重视城市形象,轻则花重金打造城市宣传片,重则大力推出各种“地标”,将城市的“面子”打造得光鲜漂亮。

  然而,当我们的城市在繁华程度上一点也不逊色于其他国际大都市时,城市内核的“里子”却相形见绌。无论是暴雨之下呈现的“海景”尴尬,还是上下班高峰交通拥堵的烦恼,都大大污损了重金打造的“面子”。

  城市应该有真正的“面子”:干净整洁的街道、井然有序的秩序、文明向上的市民、舒适安全的服务设施,都是城市最好的名片。当一座城市只有“地标”而无“地气”、有喧嚣的热度而无关怀的温度时,城市的主人难以产生归属感,城市的“面子”更无从谈起。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与其把心思放在努力打造各种“地标”甚至建造“遮羞墙”上,远不如沉下心来做好“里子”工程。人民的生活越幸福,城市就越有面子,这也是“实干兴邦”的应有之义吧。

责任编辑:风信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