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水系污染治理问题
前言 一、何谓北环水系 1.1 北环水系是什么? 北环水系位于北京市市区偏北侧,横贯东西,自西至东跨越海淀、西城、东城、朝阳四区,由长河、北护城河、亮马河等组成,全长约20km,河道宽度约15~40m,水源来自于京密引水渠。 1.2 与水系相连的湖泊有哪些? 与北环水系相连的湖泊甚多,从西到东有紫竹院湖、动物园湖、展览馆后湖、市中心区的“六海”、筒子河、金水河,还有北郊的人定湖、青年湖、土城沟遗址公园,东郊的工人体育场、水碓湖、红领巾湖等共有16处之多。“六海”是由六个湖泊串联组成的水域,位于北京市正中心,总面积约150万m2,上游至下游依次是西海、后海、前海、北海、中海、南海,其中,北海是著名的公园,中南海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办公地,都是很重要的水面。筒子河是环绕故宫的河道,金水河是从天安门脚下流过的河。可见北环水系对北京城区的生态环境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1.3 水系的功能、作用是什么? 北环水系的基本功能是:城市泄洪;为湖泊和工、农业输水;美化城市环境;供旅游、休闲、观赏。此外还有改善区域小气候、补充涵养地下水等功能。 1.4 水系沿线城市建设情况怎么样? 北护城河南侧是繁忙的交通主干道—北二环路,河道北侧高楼大厦一栋接一栋,主要是高层住宅楼、高档写字楼、办公楼,也有少部分高楼正在建设中,此外还有几处漂亮的公园。 二、北环水系水环境存在哪些问题? 北环水系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环境问题,然而,水环境污染依然是最大的问题。根据2001年夏、秋两个节的水质监测结果,按《地表水环境评价标准》(GHZB1-1999)评价,位于上游的长河水质较好,夏秋两季都为Ⅲ类水,满足水域功能划分要求;北护城河水质较差,夏季CODMn超标严重,为V类水,不能满足IV类的水域功能要求;亮马河下游不管是夏季还是秋季,CODMn超标严重,为V类水,不能满足水域功能要求;中南海为IV类水,勉强满足要求。 从水质参数来看,北环水系的污染很严重,然而,水环境污染隐含的问题是水质参数所不能表述的。 2.1 形形色色的污染源 根据调查,水系主要污染源仍是生活污水,沿线部分住户(特别是平房住户)污/雨不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尤其是亮马河最为严重,沿线可以看到黑洞洞的排污口直通河道,密密麻麻、数不胜数,阵阵浊流涌入河中,令人心寒。 2.2 秋风扫落叶—富有诗情画意的污染源 北京的秋天美不胜收,沿河高大的垂柳在微风中摇摆,树叶黄了,令人心旷神怡。寒流来了,在强风中,树叶纷纷扬扬、飘飘洒洒,落在水面,厚厚的一层将水面覆盖。这秋风扫落叶的景色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然而,为大自然的美丽做过贡献的树叶们一旦落入水体就会变成污染物。树叶在水面飘浮数日后就会沉入水底,逐渐腐烂发酵,变黑形成有机底泥,营养物质释放于水中。 2.3 环卫工人有“黑客” 北护城河及亮马河附近不少居民反映,个别环卫工人为了偷懒,不原将垃圾、粪便运至远处,竟将垃圾车、抽粪车中的污物偷偷倾入河道,造成水质严重污染,充当了河水污染的“黑客”。 2.4 污染源也搞游击战 偷弃污者神出鬼没自不必说,污染“游击战”有许多方式。北护城河及亮马河有若干雨水管流入河道,从这些雨水管中不时地有生活污水流入,时有时无,难以查证这些污水来自何处。考察时还发现,北护河水深褐色里呈现淡淡的乳白色,散发着刺激味道,可以判断肯定有工业污水流入,但管理人员也搞不清除来自何处,据说这种现象也不是总有。看来,污染源也搞游击战。 高粱桥与下游的北护城河之间是一段暗管,长约1km。附近北下关一带有约1000户平房居民。该居民区雨/污不分、直通暗管,平日的生活污水全部流入暗管。当河水不流动时,污水全部积蓄、隐藏在暗管内,好像在积蓄力量,等待着一举成名的那一天。当水闸开启,河水开始流动时,隐藏在暗管内的污水夹带着各类垃圾会一古脑儿地涌出来,争先恐后地流入北护城河,颇有千军万马的气势。北护城河顿时浊流滚滚、垃圾遍布。 只有亮马河的排污口是公开的、明目张胆的,潺潺流淌的污水似乎有着不可撼动的背景,似乎理直气壮地在说:“我就这样,你能耐我何?”。其实,污水排放者也是污染受害者,他们也很痛心,要求治理的愿望很强烈,只是无奈罢了,生活污水总需要有一个去处。 2.5 中央领导的关注 2001年夏天,北环水系及市中“六海”水质严重恶化,水体发黑发臭,表层漂浮着一层脏物,藻类大量繁殖,水草横生。据说在中南海的中央领导目睹此景后大为震惊,亲自打电话给北京市水利部门,要求进行治理。为了改善中南海水质,可以说用尽了招数,花费了大量人力、财力。施用大量水质净化剂,放水稀释冲刷,人工打捞飘浮物,从上海调用了水质净化船(持有专利技术)等等。治理后,中南海水质有所改善,水利部门也算是向中央领导交了差,但笔者去现场调查时发现水体呈现墨绿色,水质状况仍然不能令人乐观。 “六海”的水是从北护城河流入,调查时发现,最北部的西海沿岸有一些高档饭馆经营,这些饭馆在酒足饭饱之后,严重污染着“六海”水质。 2.6 污染源也有靠山 在亮马河、西海、前海,有一些沿餐馆及水上游乐城,经营者用污染公共水域的代价为自己挣来了大把钞票,附近居民对此很有意见,一再向各级政府部门反映情况,然而居民的努力总是白费,餐馆照样营业,污水照样排放,雷打不动,稳如泰山。很明显,这些餐馆有靠山,背后有支持者,如果这些餐馆、游乐城关闭了,支持者们的财源就减少了。 2.7 不幸的胡家园小区 亮马河东直门外斜街~工体西侧路河段约有400m,紧靠河边南岸就是胡家园小区。胡家园小区是北京市著名的模范小区,几十栋楼房高低错落,各抱地势,十分亮丽。小区内道路平整、干净,绿草如茵,树木鲜花错落有致、配置合理,这是一个具有现代气息的小区,管理的井井有条,一丝不乱,胡家园小区的居民是幸福的。据说,这里还住着几个说话很管用的地方干部,显然,当初规划者是抱着“靠水而居的”心态在这里建设一个现代化小区的。然而,胡家园小区的居民也是不幸的,不幸也是因为它紧靠亮马河。这里是整个北环水系污染最严重的地方,程度之甚令人触目惊心。笔者数次来此考察,和当地居民及居委会进行了交谈。在现场看到,河内水体是全黑色,呈现粘稠状,水不流动,是死水,水面漂浮着密集的粪便块、手纸、塑料袋等垃圾,散发出臭气,水底不时有大团气体翻腾上冒。据当地居民介绍,沿河几家饭馆向河内随意仍垃圾,有别处饭店半夜将垃圾、粪便倾入河道,更有大量生活污水流入。夏天这里空气充满恶臭,蚊蝇满天飞,住在十几层高的楼上都不敢开窗子,有的住户要用很多农药灭蚊蝇,讨厌极了。居民怨气冲天,感到很无助,只好不停地向政府反映情况。居民一直不停地向市、区政府各部门,向电视、报纸新闻媒体呼吁,也不时地招来一些官员、记者来此了解情况,然而视察着最终都是无奈地摇摇头、叹口气后悻悻地离去。区政府也几次投资进行过治理,但状况始终没有改变。再往后,居民打烂了电话也没人敢到这里视察了。 2.8 100%的污水 一般概念下,河道原本流淌着清水,只是由于污水的流入才使得整个水体变坏了,长江如此,太湖如此,淮河也是如此。然而亮马河下游(壅水闸~入坝河)并非如此,雍水闸关的很死,滴水不漏,沿岸大小28个排污口汇集着四面八方的污水,河底流淌着的是100%的污水。如果没有污水,河道将会是干底状态。污水“滋润”着亮马河。 2.9 天堂与地狱 沿北环水系走过,你可以看到:两侧道路平整,桥梁、绿地、现代化居民社区、公园、写字楼、星级宾馆、高级商厦、外国使馆、国际机构等一个挨一个,环境显得美丽、干净、高档,具有现代化都市的风采。这体现了首都经济建设的成果,然而,再看河道里面确实大煞风景,水质污染严重、底泥淤积、气味难闻。河内河外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一个天上、一个地狱。本来应该为生态环境、为景观起重要作用的河道,反而起了负面作用。 2.10 水资源匮乏—先天不足 由于北京市用水量增加,加上近几年降水量偏少,缺水严重,水资源越来越宝贵,向下游排放的环境用水量减少,水体更换周期变长,部分河段变成了死水,污物不能稀释,这也严重影响了水质。 三、北环水系治理与奥运会 奥运会申办成功,我国政府已向全世界庄严地做出了一系列承诺,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改善环境,为奥运会举办创造一个优美的环境。这对于根治北环水系的污染问题无疑是一个最佳锲机,北京市政府下定决心,投巨资对北环水系进行彻底治理。 3.1 治理任务 此次治理工程的主要任务是截污、清淤、绿化,并新建、改建一些建筑物(船闸、节制闸、橡胶坝、码头等),还计划建2处大型天然游泳场。治理的目标是:整治河道,提高防洪、排洪、蓄洪能力,彻底改善水环境,实现“水清、流畅、岸绿、通航”。治理后,水系沿线将新增绿地约40万m2,改善绿地面积8万m2;新增水面12.33万m2,改善水面面积20.6万m2。 3.2 治理意义 北环水系综合治理可改善首都生态环境,提高北京的整体美,提高北京的国际形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2008年奥运会创造一个优美的环境,为首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优美的水系与首都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城市地位相适应,对北京的防洪、供水、旅游等也有重要意义。 四、城市治污何其难—浅谈污染治理方略 显然,北环水系治理的意义是重大的,愿望是美好的,决心是坚强的,气魄是雄伟的。然而笔者根据调查认为,要达到治理目的,必须采取两手:一手硬,一手软。一手硬就是采取工程措施,投入资金进行治理;一手软就是提高管理水平,进行法制建设。城市治污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工程措施并不能保证治理效果达到预期目的,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才能达到目的。 4.1 资金、行政、法律保障措施 (1) 资金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2) 政府的支持是后盾 (3)污染治理需要法制 4.2 工程保障措施 (1)必须实施彻底截污、污/雨分流 (2) 对老平房区进行搬迁改造 4.3 市政管理措施 (1)加强城市卫生综合管理 nbsp; (2)环卫部门应提高管理水平 (3)合理布置垃圾处理站点、公共厕所 (4)拆除一切造成污染的违章建筑 4.4 水系沿线环境管理、监督措施 (1)加强河道沿线环境监督 (2)加强河道保洁工作 4.5 水资源调控措施 (1)加强水源调配方面的研究 (2)加强水系协调管理 (3)闸门群联合控制科学化 4.6 公众参与措施 (1) 让公众参与河道环境管理 (2)搞好大众教育 写在后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