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论文 行业视点 查看内容

我国建筑业节能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分析

2005-5-19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05| 评论: 0

摘要:   我国是能耗大国,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又占有较大比重,约为30%左右。由于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生产方式等方面的限制,国内建筑能耗一直偏高。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居住建筑每年单位建筑面积能耗量为发达国家的2至 ...

  我国是能耗大国,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又占有较大比重,约为30%左右。由于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生产方式等方面的限制,国内建筑能耗一直偏高。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居住建筑每年单位建筑面积能耗量为发达国家的2至3倍。建筑节能技术不仅是衡量国家建筑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产生重大作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纵观国内外建筑节能的实践,笔者认为,建筑节能应主要从节能技术的推广和节能管理的落实两个方面下功夫。

  大力发展和推广建筑节能技术

  首先,应注重节能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随着建筑节能的技术进步,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各地可根据各自的气候条件、材料资源、技术成熟程度以及对建筑节能的要求,选择推广适应本地需要的、行之有效的建筑节能技术。如:外墙内保温技术、空心砖墙及复合墙体技术、节能窗的保温隔热和密封技术,以及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等。同时,要加大对新型管材系统和节水节电设施的应用。如用化工合成管材替代传统的铸铁管材,全面推广节水水箱、便器和延时感应冲洗阀等节水设施,配置中水回用系统,广泛采用节能灯具、声光控开关等高效节电设施。还应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减少建筑物能耗,如在设计中合理确定建筑平面和朝向,重视屋檐、挑檐、遮阳板、百叶窗等构造措施,使建筑能得到充足光照,又起到调节日照、节省能源的作用。

  其次,应加强节能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可针对建筑节能技术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特别是能耗大,对环境影响明显的一些难点问题,以及节能投资较少而效果显著的项目,将其作为研究开发的重点,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并将科研、设计、施工单位联合起来,集中力量协同攻关。对于应用价值高、市场前景好,改善环境有重大价值,以及占领科技制高点的关键技术和节能产品,通过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国际间合作交流,力求取得重大突破。

  再次,应组织节能技术和产品的施工生产。要培育一批产品质量好、企业声誉高的骨干企业,重点加以扶持,进行技术改造,形成适度生产规模,确保节能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一些目前在国内尚不能生产或质量不过关的产品,如直接从国外进口,则价格过高,势必会增加建筑成本。如采暖热量表、锁闭阀、散热器温控阀等。应在研究开发性能好、质量高、价格低的国内产品的基础上,尽快组织大规模生产,或从国外引进技术设备,在国内组织生产,以降低成本。

  着力强化建筑节能管理

  建立健全建筑节能的管理机制,是落实建筑节能规划的前提。这就要求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切实加强对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首先,在对新建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设计任务书进行论证和评价时,应包括合理利用能源的专题论证,并作为项目审批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筑设计单位要严格按照节能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在进行施工图审查时,必须审查节能设计的内容,并签署意见。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节能设计组织施工,项目竣工验收时,把节能技术的应用情况,作为审核工程质量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建筑设计、施工的招标投标过程中,注意将建筑节能技术的落实列入重要考核条件,作为评定和选择的依据。

  对集中供热的民用建筑,结合供热收费制度改革,一律按双管系统进行设计,推行温度调节和户用热量计量装置,实行供热计量收费。同时,把节能管理纳入物业管理范围之中,建立健全节能考核制度。定期进行锅炉运行情况检测,认真记录能源消耗情况。对超过消耗指标或达不到供暖温度标准的设备,行政主管部门有权令其限期改造,甚至淘汰。为了行之有效地推行建筑节能工作,可以通过工程试点,起到示范倡导作用。如可从建设部的小康住宅试点小区内,选择采用先进节能技术,并产生良好效益的小区作为示范点,通过评比、推广、宣传,扩大品牌工程的影响力,以促使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全面展开。

  此外,应重视建筑节能的信息管理。加强国内节能信息的交流和管理,通过互通信息,努力开拓节能产品市场,使高效优质价廉的产品,迅速得到推广。在日常运行中,应建立完整的设备运行记录和相关数据库,为节能产品的研究开发,以及实施有效的节能管理奠定基础。同时,借助网络及时了解国际上建筑节能技术创新动向,不论是与材料有关的、设计的、施工的、设备的、管理的创新,还是其他领域与建筑节能有关的创新,都要进行全面分析研究,以加快国内建筑节能技术创新的步伐,不断提高我国建筑节能技术水平。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