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结构 查看内容

摩天大楼建设进入劳伦斯魔咒?

2013-10-14 23:35|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59| 评论: 0

摘要: 摘要: 1999年,经济学家劳伦斯总结出一个“摩天大楼指数”,将经济危机与摩天大楼的建成联系起来。世界最高大楼的开工建设,与商业周期的剧烈波动高度相关,大楼的兴建通常都是经济衰退到来的前兆,劳伦斯把这个发 ...

摘要:1999年,经济学家劳伦斯总结出一个“摩天大楼指数”,将经济危机与摩天大楼的建成联系起来。世界最高大楼的开工建设,与商业周期的剧烈波动高度相关,大楼的兴建通常都是经济衰退到来的前兆,劳伦斯把这个发现称为“百年病态关联”:大厦建成,经济衰退,称为“劳伦斯魔咒”。

上海浦东地区超高层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建成摩天大楼470座,;而潜在的建筑数量为1280座,远超美国的533座,也远超排在第二位的阿联酋的50座。5年后中国摩天大楼的总数将超过1000座。以每座平均投资10-50亿元计算,这些摩天大楼的投资总额将达到数万亿元。
大规模的摩天大楼争先恐后,从推动的根本因素来讲,是因为政府政绩需要。但大于150米的摩天大楼,并不是每个城市都适合建设,除了必须的经济基础,还有地质条件。因为,超高层建筑地基开挖比较深, 软土地质、高烈度地震区甚至不适宜建设。虽然所谓的科技进步可以部分解决这些难题,但投入过高必然为后期经营和销售带来压力。与此同时,房地产行业对摩天大楼的安全隐患重视度不够。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消防,二是抗震和抗风。
尤其是北京“2.09”央视配楼火灾,上海“11.15”高层居民住宅火灾,沈阳“2.03”皇朝万鑫国际大厦等高层建筑火灾事故,从不同程度反映出高层建筑消防救援技术的不匹配,以及极大的缺陷和风险。而目前针对高层建筑的消防、救援车辆,主要是举高喷射消防车、云梯消防车、登高平台消防车三种。一般施救高度在40米左右,最高的云梯消防车救援高度为100米左右。而对于直插云霄的摩天大楼只能依赖大楼本身的消防带、感烟喷淋系统、避难层,以及顶层的直升机来实现救援。对于直升机停机坪,由于其对场地、结构层的特殊用料、面积等的特殊要求,多数沦为营销噱头,名存实亡。
至于抗震和抗风,大多数人往往不知其技术难度。一般来说,在正常的风压状态下,若距地面高度为10米处风速为5米/秒,那么在90米的高空,风速可达到15米/秒。若高达300-400米,风力将更大,当风速达到30米/秒以上时,摩天大楼会产生晃动,人就会感到不舒服。当电梯高速运行的同时,如果大楼的晃动超过6英寸,电梯的钢缆就会因时紧时松的受力不均受到伤害,并造成危险。比如台北的101大厦,当遭遇强风、强震时,大楼屋顶部分的左右摆动,来回可能长达3米,在塔尖(448~508米处)部分,年均约有18万次的来回摆动。
为了抗震和抗风,台北101大厦多管齐下进行技术突破。总数达380支的基桩,平均长度有71米,打入岩盘的深度33米,且在基桩放进去时再灌入混凝土固定,其次,大楼拥有八根巨柱,3×2.4米粗,而一般建筑的柱子约50×50厘米粗。最大的创新是一颗重达660吨的“大球”。也就是 “调制阻尼器”。利用惯性原理,减轻地震和风力对大楼的影响。而对于国内的摩天大楼来讲,基本停留在比高度,比外形冲击力,比形象,而不是切实以人为本,在技术上进行突破和攀登新高峰。
除了对技术上的不重视之外,对于后期的管理和维护难度,也不屑一顾,比如上海金茂大厦,每天的管理维护费达100万元。各种各样的阀门就有14000多个,而精于后期专业的维护技术人员则十分稀缺。仅玻璃幕墙有10.l8万平方米,两架擦窗机连续工作,一年才能把所有的玻璃擦一遍,而且,由于建筑外形凹凸起伏太大,檐部又挑出很多,有的地方达3m以上,擦玻璃相当困难。这对于追求很酷、很炫、很有冲击力外立面的市长和决策者来讲,应该决策前作为决策依据之一。
摩天大楼因为特殊的技术要求和维护难度,造成了价格不菲的造价和维护成本,但高昂的费用,消防难度大等风险,尤其是随着市场竞争者越来越多,这种资金密集型的摩天大楼,其出租率不一定达到投资者预期,沿海这种例子很多,真可谓出力不讨好。
对于开发企业来讲,首先要回答是否需要修剪摩天大楼来作为地标,是否需要作为拿地的由头,是否作为核心竞争力,是否有与之匹配的市场需求和融资能力,尤其是后期管理能力,是否还有其他物业形态能够满足政府的政绩和形象需求?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