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埃菲尔铁塔是巴黎和法国的象征,可谓是家喻户晓。那它为什么是这个形状呢?仅仅是因为好看吗?那为什么这个形状就好看呢?
埃菲尔尔铁塔
抛开其它因素,仅仅从工程角度出发,为什么不是这种直筒矩形呢?当初埃菲尔是怎么考虑的呢?对于结构工程师们来说,也许一句“这是风荷载的弯矩图的形状”就够了。但这是知乎,我的目的也是科普,所以我不会做这样的回答。让我们从小学自然开始吧!或许是杜撰,或许是确有其事,总之,我们都知道阿基米德老师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
根据杠杆原理,对于转轴点力矩平衡,假设地球的重量是50,地球那一端的杠杆长度是1,阿基米德这一端的长度是10,50乘1除10等于5,那么阿基米德只需要5的力就可以撬动地球。我们把这个力与旋转轴心之间的垂直距离叫做力臂,也就是在上图中,地球的力臂是1,阿基米德的力臂是10。阿基米德这边的力臂越长,所需的力就越少,如果力臂是500,那需要的力变成了50乘1除500等于0.1。
言归正传,我们把目光放到建筑上,假设我有上图这么一个建筑,最上面施加一个水平力。我们都有推倒东西的经验,一个纸箱子,一推就倒。那为什么涂阴影的整个三层不会绕着右下角倾倒呢?很简单,因为二层左边的柱子把它给拉住了。按照我们刚才的绕旋转中心力矩平衡,外部施加的水平力是1,力臂 L 是10,柱子把阴影部分拉住的力臂 d 是5,那么柱子的拉力就是1乘10除5等于2。
同样的道理,三层加二层合起来的阴影部分也有可能被推倒,整个这两层被一层左边的柱子给拉住了,这时候柱子拉力的力臂 d 还是5,但是水平力的力臂 L 变成了20,柱子的拉力就变成了 1乘20除5等于4。整个三层楼加起来也有可能被推倒,只不过,基础的拉力把整个三层楼拉住了,这个时候,外部水平力的力臂 L 变成了30,基础的拉力相应的变成了6。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这些阴影部分不光有可能以右下角为转动轴向上转动进而倾倒,还有可能以左下角为转动轴向下转动。之所以没有如此,是因为被右边的柱子给顶住了。这个柱子的力是多少呢?跟刚才一样,力臂是5,大小是1乘10除5等于2。对于一层、基础,同样也是如此,右边的柱子要顶住自己上面的部分,受力大小跟左边的拉力一样,分别是4和6。
也就是说,我们最终得到了这个结果。为了抵抗房顶的这个大小为1的水平力,左边的柱子要把自己上面的部分“拉住”,右边的柱子要把自己上面的部分“顶住”,每层柱子受力的大小从上往下承线性递增,分别是2、4、6。这就意味着,最底下的柱子要比最上面的柱子结实3倍,要么变粗,要么用更好的材料,总之,底部柱子需要承担3倍的顶部柱子的受力。这也意味着,底部柱子的造价差不多是顶层的3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