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逐步放开工程承包行业水利工程咨询我国差距几何
摘要: 中国作为WTO的正式成员国,已承诺逐步放开工程承包行业。在过去20年里,全球知名的200家国际工程咨询企业已有141家进入中国市场。随着中国工程承包和工程咨询业准入的不断放开,国外同行的冲击将十分剧烈。目前我国 ...
中国作为WTO的正式成员国,已承诺逐步放开工程承包行业。在过去20年里,全球知名的200家国际工程咨询企业已有141家进入中国市场。随着中国工程承包和工程咨询业准入的不断放开,国外同行的冲击将十分剧烈。目前我国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水平不高,而我国水利工程咨询业起步更是较晚。因此,加入WTO后我国水利咨询业除了面临市场开放的竞争压力外,还面临着全社会越来越高的要求和越来越严格的监督所带来的压力。所以,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战略前,我们必须认清我国水利工程咨询业存在哪些劣势。 条块分割、政企不分 市场环境欠佳 公平竞争机制尚未形成,这已成为阻碍我国企业发展的客观因素之一。按照国际惯例,各咨询机构应独立执业,通过市场公开竞争承揽咨询业务。国内水利工程咨询业存在条块分割、政企不分等现象,咨询任务受部门、地域影响较大。这导致两种不良后果:一是原本咨询任务已比较饱满的咨询公司出于种种考虑,即使自己的人力物力不够也不断承揽咨询业务;二是由于行业或地区投资减少,有些咨询企业的咨询任务严重不足。 另外,从国际市场分析,尽管我国工程咨询业经过多年努力已有了长足发展,但整个咨询业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很小,水利工程咨询业所占的份额更小,咨询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等少数国家和地区,无法进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从国内市场分析,由于业内市场意识普遍较差,受各种利益的驱动,项目法人(或主管部门)对提高管理水平缺乏紧迫感,在自身管理、技术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不懂得或不愿意依靠社会咨询机构提高管理水平,使我国工程咨询业在国内建筑市场实际所占有的份额远小于应占有的份额。 人力资源缺失 内外机制不全 我国具备全面的业务知识和能力的咨询人员较少,目前由于水利工程咨询业务只是阶段性的,所需要的大多只是某一方面的专才。即使如此,我国某些水利工程咨询企业连这种专才也不完全具备。另外,水利工程咨询业执业人员素质偏低,缺少既懂工程技术,又熟悉国际贸易规则、懂外语和财会制度,并具有丰富经验、良好职业道德的复合型人才。 长期以来,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计划经济色彩过浓,束缚了水利工程咨询公司发展的手脚。到目前为止,我国很多水利工程咨询公司实质上仍隶属于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加上国有经济比重过大,造成行政干预过多,缺乏企业执业所要求的独立性。显而易见,其服务的客观性、公正性也就很难满足市场的要求。从内部机制看,我国部分水利工程咨询公司仍然保持事业单位身份,业务主要靠计划划拨或行政分配,企业员工的考核、激励机制也尚未健全,报酬普遍较低,与其付出不成正比。 服务范围不广 企业品牌不大 我国各类水利咨询企业由于受政府资质管理的限制,可以提供咨询服务的范围比较小,导致水利工程咨询公司缺乏社会需求,这固然与业主本身对水利工程咨询的作用认识不够深刻有关,但与我国水利工程咨询业不能提供有效的、完整的咨询服务有密切关系。比较而言,美国的工程咨询企业的服务范围则广得多,既可以提供从工程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等全过程的服务,又可就某一具体问题提供服务;既可为业主(投资者)提供服务,也可以为设计、施工、政府等提供咨询服务。 与此同时,国外工程咨询企业规模较大,跨行业经营,且能向业主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很高。而我国水利工程咨询企业缺乏知名品牌,普遍存在规模较小、业务单一、经营业务区域分割严重等缺点。 社会认同不够 在我国,目前整个社会对工程咨询业的地位及其作用认识不足,其认同度也远远不够。在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德国等),工程咨询业务人员大多是工程领域的精英,属于高智力、复合型人才,并能从其智力服务中获得与其知识价值相符的高报酬。然而,我国的水利工程咨询还没有得到社会和政府应有的认可,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行业一直呼吁提高的收费问题。从长远来看,低报酬不可能提供稳定的优质服务,也不可能培育出高水平的行业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