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行业领袖 查看内容

玛莎·索恩:评委会一致选定王澍为获奖人

2012-4-9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70| 评论: 0

简介:王澍获得今年普利兹克建筑奖无疑为建筑设计行业注入了一剂兴奋剂,一时间关于王澍的各种消息和猜测、评论在媒体上铺天盖地。媒体通过电子邮件采访了负责该奖项日常事务管理工作的评委会执行总监玛莎索恩女士,就一些 ...

王澍获得今年普利兹克建筑奖无疑为建筑设计行业注入了一剂兴奋剂,一时间关于王澍的各种消息和猜测、评论在媒体上铺天盖地。媒体通过电子邮件采访了负责该奖项日常事务管理工作的评委会执行总监玛莎·索恩女士,就一些大家猜测的问题进行了提问。

王澍获得今年普利兹克建筑奖无疑为建筑设计行业注入了一剂兴奋剂

问:王澎是什么时候开始申报该奖的?还有其他中国建筑师申报过普利兹克吗?

答:王澍是被选为2012年普利兹克奖获奖人的,而不是通过申报程序。事实上这个奖项由于每年的获奖者一般只有一人,而且难度相当大,所以申报的人并不多。作为一个独立的建筑学国际奖项,普利兹克奖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任何一个建筑师、工作室或者博物馆等相关机构的推荐,所以有时候获奖人并非自己申报的。

自1979年普利兹克家族创立这个奖项以来,仅有一位美籍华人贝聿铭先生曾在1983年获得当年的奖项。

问:王澍的提名人是哪位评委?是中国评委张永和吗?

答:很抱歉我不了解具体是哪几位评委提名了王澍,不过最重要的是所有的8名评委都一致推举他为获奖人。他们包括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Lord Palumbo,Alejandro Aravena,Stephen Breyer,Yung Ho Chang(张永和),Zaha Hadid(扎哈.哈迪德),Glenn Murcutt,Juhani Pallasmaa,Karen Stein。

问:王澎获奖与今年5月本届普利兹克奖颁奖仪式将在北京举行之间有什么内在的关联么?

答:这与2012年的获奖者来自中国并无关联。普利兹克奖由普利兹克家族于1979年创立,但该家族不干涉任何与评选有关的工作。

利兹克家族早在去年已选择了把下一届颁奖仪式设在北京,之前他们考虑希望在亚洲举办颁奖典礼,同时又是从未举办过的城市。去年11月4日,由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和托马斯·普利兹克共同发布声明在2012年普利兹克奖的颁奖典礼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非常巧合的是,评委会成员提名的获奖者王澍刚好来自中国。

问:去年九月我邀请您到上海出席上一届的普利兹克奖获奖人妹岛和世的演讲会时,你在行程中曾安排了与王澍见面,那时是否对王澍获奖已有意向?

答:在我的行程中,总是设法想要多认识一些建筑师和他们的作品。很荣幸的是我有机会受邀参加全世界各地的一些学术讨论会或活动,有时间和精力造访很多不同国家的新的当代建筑。

评委会的成员每年会约集一起去往某个国家或地区,另外有单独的时间再次去考察。而他们去的目的地并不意味着必须有当地的建筑师作为提名对象入围普利兹克奖。

在中国的行程中,我发现王澍以及他的业余建筑事务所的作品非常有存在感和思考的细节,经得住时间考验。他无疑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建筑师。当然,我作为普利兹克奖的执行主席,并没有把我的观点表达给其他几位评委。我甚至直到举行提名获奖者的详细讨论会时才知道谁将会最终被提名入选。

问:您对王澍如何评价?

答:我见过的王澍设计的作品,非常成熟有很强的建筑技巧。这些作品的特点并不仅是照片所能反映出来。我想评委给予他的评语,能体现对他的评价中一些重要的方面:王澍的作品产生了一种场所与记忆的共鸣;有一种庄严的纪念性的同时为人创造一种宁静的环境。他的建筑方法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探索。他在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建筑设计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建筑形式、体量、建筑材料的运用、空间设计和光照等等,就像一位大师能娴熟地掌控全盘一样,他关注到多层次的建筑设计的细节。

问:你认为王澍的获奖将会对中国大规模的建设有什么样的启迪意义?

答:我不认为普利兹克奖的目的是要其他人模仿王澍的建筑。相反,会从他的设计过程和他处理体系结构的方式中发现一些价值。他能够创造非常现代的建筑物,但不会丢失过去和未来的衔接点。他的建筑有思考探索和实验性,很明晰地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无论他们承担的是哪一类型的建造实践,这些建筑经验可以由各种不同的方式运用到实际中。我希望普利兹克奖鼓励建筑师寻找自己的路,并且认识到建筑设计并不只是遵循西方模式或不断追求高精尖的标志性建筑物。建筑设计最终落脚点是关于人的实践,希望更多建筑师了解设计活动其实是文化和环境中的一个部分。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