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庆黄金周期间,海螺沟景区从老观景台到冰川道路路面突发塌陷,成都3岁男童殒命。专家分析,天气变暖,太阳的热能透过冰碛物,缓慢传递给埋藏冰,接受热能较多的某一部分埋藏冰,稳定性受到破坏后引起塌陷。
 海螺沟冰川公园
国庆黄金周期间,海螺沟景区从老观景台到冰川道路路面突发塌陷,形成直径约2.5米、深约2米的漏沙坑,导致途经的彭姓女士和其小孩陈某(3岁)落陷。当时漏沙坑只有1大人颈部以上露在沙石表面,小孩完全掩埋。施救过程中,因漏沙坑持续不断塌陷,施救工作面极小,怕伤人又无法使用工具,施救难度很大,进展较为缓慢。其中,小孩当场经抢救无效死亡,其母立即送至景区人员医院治疗观察。 该事件发生后,景区管理局强化了工作措施,最大限度保障游客安全。 海螺沟冰川塌陷之谜 普通的砂石路面为何会是冰川呢?冰川塌陷安全调查组专家表示,“游客脚下的砂石路实际叫冰碛物,有保护埋藏冰的作用,是冰川的一部分!”冰碛物主要由砂石、砾石组成,覆盖在没有完全融化的冰川冰上面的堆积物。因此,冰川冰并不是直接暴露在人的脚下,而是埋藏在冰碛物下面,被称之为埋藏冰。冰碛物厚20至50米,埋藏冰有3至5米,基岩在埋藏冰的下面,直接与地心相连。 海螺沟冰川为何会塌陷?冰川塌陷安全调查组专家解释,天气变暖,太阳的热能透过冰碛物,缓慢传递给埋藏冰。接受热能较多的某一部分埋藏冰,稳定性受到破坏后就会塌陷。这时候,上层的冰碛物也会随之滑陷填充,形成一个“锅穴地形”。若这时恰好有人经过,这就是一起惨剧;若无人陷入“锅穴”之中,则只是正常的自然现象。“不能排除(事发地周围)也存在安全隐患!”海螺沟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事发后,景区对事发地及其周围进行了安全检查。接下来,仍会邀请地质、冰川方面的专家,就海螺沟冰川本身及游客行走线路等进行勘探、研究。 |